中國青年網濟南2月3日電(通訊員 黃鑫)為了貫徹大學生志愿者精神,傳遞生活溫暖,2025年1月17日至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筑夢知行實踐隊”走入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開展了清潔社區的“清潔小區,文明生活”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提高小區居民生活質量,構建干凈衛生的小區環境。

清晨,社會實踐隊員背著鐵鏟、垃圾鉗出現在社區南門。這是該志愿者連續第二天獨自開展社區清掃。 在3號樓前臺階處,實踐隊員正在清理磚縫里的煙蒂,煙蒂是做清潔工作時最常見的垃圾。據社區環衛值班記錄,該區域因地磚老化產生的衛生死角長期未徹底清理,平均每天都要清理三個小時。

清理自行車棚落葉的任務也是實踐隊員日常工作之一。有居民告訴記者,自從實踐隊員每日清理棚頂落葉,自己停放的電動車再未出現剎車片卡殼,清理出來的落葉也會被實踐隊員進行垃圾分類。每天中午實踐隊員都需要擦拭信報箱,為徹底除垢,即使手指被凍僵,也堅持用冷水洗凈抹布。實踐隊員每天要清理綠化帶數百米,將掉落的樹枝、被隨手丟掉的垃圾等一一撿起,即使是草叢中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每天還要清除頑固小廣告數十處,用工具將小廣告刮下來后,還需要將墻壁仔仔細細的擦干凈,堅決不留下一點污垢。最后還需要將未歸類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清理樓道也是實踐隊員每天的工作之一。有了電梯,雖然很少有人走樓梯了,但是,也不能對充滿塵土的樓道置之不理。實踐隊員第一次清理樓梯扶手時,滿是塵土,無從下手。清理干凈后,扶手變得光滑了許多。樓道窗戶的清理也至關重要。窗口是用來通風的,上面的塵土必須及時清理,否則塵土會進入樓道。實踐隊員用洗潔精和濕抹布將窗戶和窗臺擦的很干凈。
傍晚,實踐隊員正在完善垃圾分類指引圖。社區工作者觀察到,通過垃圾分類指引圖,能更好的引導社區老人對垃圾進行分類。社區黨委書記表示,將系統性轉化志愿者的實踐經驗。
此次衛生整治行動通過廣泛宣傳,引導志愿者和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實踐者”,以志愿者的示范引領、宣傳教育,廣泛帶動轄區居民群眾積極參與活動,踐行發揚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志愿精神,共同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