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文化賦能: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的振興之路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菌草與生態學院“生生不息”實踐隊前往浦城縣開展調研,堅持黨建引領,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因地制宜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發展,以科技小院為支點,以產業化聯合體為抓手,探索更多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黨建賦能,激活鄉村振興源
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推進各項事業向前發展。菌草與生態學院黨委書記陳月霄闡述再生稻科技小院黨支部成立宗旨并授牌,不僅是一塊牌匾的交接,更是一份責任與使命的傳遞。再生稻科技小院黨支部將以此次授牌為全新的起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緊接著,一場圍繞“黨建引領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的座談會熱烈召開。在會議中,大家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熱議再生稻科技小院黨支部未來引領發展作用,滿懷期待。浦城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顯國以浦城縣基層黨組織采用“雙領辦”的方式,立足實際,找準定位,推動浦城鄉村經濟發展的案例。給全體黨員講授了一堂內容豐富、生動精彩的黨課。全體黨員將以身作則,積極投身到科研創新、技術推廣以及服務群眾的工作中去。

藏糧于技,爭做“稻穗式”青年
在林文雄教授帶領下實踐隊員參觀了再生稻科技小院,深入了解了科技小院的發展歷程、科研成果以及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同陳鴻飛高級實驗師深入田間地頭,實踐隊員先后觀看了“再生稻+”模式種植培育大棚,糧油生產線,水肥配比池,育秧基地,再生稻“三保兩促一攻”種植技術下的稻田及其附屬產業鏈。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發現油菜長勢不佳,與農戶深入交流其栽培方式。實踐隊秉持著 “思破題之策,尋解題之法,行答題之道” 的理念,在解難題辦實事上用力,在推動發展上發力。林文雄教授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精準指出了油菜生長問題的關鍵所在 —— 澆灌遲緩,施肥失衡。明確問題后,實踐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制定解決方案,積極投入到幫助農戶改善油菜種植狀況的工作中。
扎根基層,小院成就富農績
小院院長宋家輝介紹到:在科技小院的示范和引領下,浦城的再生稻產量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再生季平均畝產從20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周年畝產實現“超噸糧”,再生季畝產更是屢創全國新高。幾年來,南平市再生稻種植面積快速發展,帶動增收8600萬元,實現了“建立一個小院、入駐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輻射農村一大片”,工作成效先后得到省委書記周祖翼等8位省領導的高度肯定。
原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小院首席專家林文雄教授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示了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人才培養以及地校合作等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時,林教授對實踐隊員滿懷期待,期望他們能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發光發熱,續寫科技小院的輝煌篇章。
融匯非遺,賦小院文化新能
文化賦能環節同樣令學生們深受觸動。參觀浦城縣范迪安美術館和博物館時,豐富的藝術文化資源展現出鄉村振興的多元魅力。他們意識到,文化與科技的融合能為鄉村發展注入靈魂。科技小院可借助本地文化底蘊,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與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的跨越。

此次三下鄉活動,再生稻科技小院的學生們在黨建與文化的雙重滋養下茁壯成長。讓理想的種子在農村廣袤的土壤中落地生根,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立志持續奮進。憑借扎實知識與滿腔熱情,積極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努力書寫科技興農、文化富農的璀璨篇章。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積極踐行大食物觀,豐富百姓營養餐盤
- “大食物觀”的提出,將人們對食物的認知視野拓展到整個地球生態系統提供的各類食物資源。藍色食物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豐富的種類,成
- 01-28
- 探淄博琉璃,尋文化傳承之脈
-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尋濰訪古,問道十笏”實踐隊在2025年1月走進淄博琉璃館,深入了解琉璃文化,用實際行動助力古老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01-28
- 綠色驛站潤萬家,居民幸福添“綠”情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齊心協“綠”隊前往武漢市17個綠色驛站開展為期4天的調研,了解武漢市綠色驛站發展狀況,學習成功經驗
- 01-27
- 尋跡莆田木雕,品味閩韻時光匠心
- 為傳承弘揚莆田木雕文化,給文化產業發展注入青春力量,2025年1月13日,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數藝非遺坊”實踐隊,前往春暉
- 01-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中超|
高邮市|
囊谦县|
南郑县|
河曲县|
津南区|
嘉义市|
丰顺县|
池州市|
乌鲁木齐县|
清远市|
台北县|
鸡东县|
丁青县|
奉贤区|
弥勒县|
绥滨县|
靖西县|
瑞丽市|
建水县|
克拉玛依市|
青浦区|
苍山县|
汕尾市|
龙南县|
永平县|
河池市|
抚远县|
七台河市|
顺义区|
安图县|
卢龙县|
孟连|
南江县|
徐汇区|
阳城县|
曲麻莱县|
临朐县|
斗六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