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營隊的精心策劃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在瑞洪鎮文明實踐站熱烈展開。此次活動以“垃圾分類,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美好家園”為主題,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向前山村的小朋友們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共同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活動當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文明實踐站內早已布置得井井有條。營隊成員們利用精心制作的PPT,結合生動的口述介紹,將垃圾分類的基本概念、分類標準以及其對環境保護的意義,以圖文并茂、淺顯易懂的形式展現給小朋友們。PPT上,色彩鮮明的垃圾桶圖標、形象逼真的垃圾實物圖片,以及垃圾分類后環境改善的前后對比圖,無一不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理論講解之后,活動進入了實踐環節。營隊成員們將小朋友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發了一套小垃圾桶和垃圾卡片。這些垃圾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廚余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標準進行了明確標識,而垃圾卡片則涵蓋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類垃圾,如廢紙、塑料瓶、廢舊電池、果皮、剩菜剩飯等。
小朋友們興奮地圍坐在各自的小組周圍,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大賽”。他們仔細辨認手中的垃圾卡片,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投放到對應的小垃圾桶中。遇到不確定的垃圾時,小朋友們會積極向營隊成員提問,或是與小組成員討論,力求做到準確分類。營隊成員們則耐心解答,適時引導,確保每個小朋友都能掌握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
活動現場,氛圍積極熱烈,小朋友們不僅學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更在實踐中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樂趣。每當有小朋友正確分類一個垃圾,都會引來其他小朋友的掌聲和鼓勵,整個實踐站充滿了歡聲笑語。
活動結束后,營隊成員們還組織了一次簡短的總結分享會。小朋友們紛紛舉手發言,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和感悟。有的小朋友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知道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后在生活中一定會注意垃圾分類;有的小朋友則說,他們覺得垃圾分類很有趣,希望以后還能參加類似的活動。
此次“碼上實踐”暑期營隊在瑞洪鎮文明實踐站舉辦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不僅讓前山村的小朋友們學到了實用的環保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保護環境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小朋友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更加綠色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營隊的成員們,也將繼續以科技為媒,以實踐為橋,連接城市與鄉村,傳遞知識與希望,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