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8 日,東北農業大學的紅心繪夢社會實踐隊在動物科學學院王家俊教授指導的實驗室里,緊鑼密鼓地開展 “青春筑夢” 創新創業項目,致力于探索新型飼用抗菌肽,為破解畜牧業難題提供創新方案。實踐隊成員來自動物科學技術院、食品學院、文理學院、公共管理與法學院以及國際文化教育學院,8 名同學懷揣著對科研的熱忱,攜手踏上這場創新實踐之旅。
項目簡介
抗生素曾在治療細菌感染領域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 “二戰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然而,在畜牧行業,長期過量使用抗生素引發了諸多嚴重問題。為扭轉這一局面,我國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全面推行畜禽飼料 “禁抗令”。在此背景下,具有高蛋白酶穩定性的人工抗酶解型 Trp 富集肽,成為突破困境的希望之光,有望有效應對病原微生物全球耐藥性蔓延和畜產品藥物殘留問題,提升畜產品質量。
實驗過程
在實驗探索過程中,實踐隊圍繞抗酶解型 Trp 富集肽開展了多維度研究。在分子設計與構效關系研究方面,他們借助圓二色譜儀,精準測定多肽在不同環境下的二級結構,深度剖析其分子特性。同時,運用改良微量肉湯稀釋法、涂板法等前沿技術,對該肽針對常見病原菌和耐藥菌的抗菌活性進行精確檢測,還深入探究其與多種抗生素的協同抗菌能力。此外,實踐隊全面評估該肽的體外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涵蓋在生理鹽離子、血清中的穩定性,以及對小鼠血紅細胞、多種細胞存活率的影響,為其后續實際應用筑牢數據根基。
在探究抗菌機制時,實踐隊從膜作用機制和胞內作用機制雙管齊下。利用 BODIPY - TR - cadaverine 染料標記、大分子互作儀檢測等先進技術,鎖定目標肽的初始結合靶點,詳細研究其對細菌細胞壁、細胞膜結構的作用路徑,以及對細菌內部基因和蛋白的影響機制,全方位揭示了該肽的抗菌奧秘。
圖為胞內ATP變化結果

圖為胞外ATP變化結果
為驗證新型抗菌肽的實際效果,實踐隊開展了體內活性研究。在體內生物相容性實驗中,通過對小鼠腹腔注射給藥,監測血清相關指標,評估多肽對小鼠腎臟和肝臟的潛在影響。在小鼠腹膜炎治療試驗中,以感染特定病菌的小鼠為實驗模型,設置不同處理組進行對比,細致檢測全血、血清以及腹腔液、脾臟和肝臟中的菌落數等關鍵指標,有力地證實了抗酶解型 Trp 富集肽在體內的治療成效。
項目總結
此次實踐活動,對于參與其中的學生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長與歷練。同學們熟練掌握了圓二色譜儀操作、微量肉湯稀釋法等專業實驗技能,科研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從分子設計到體內活性研究的多維度探索,培養了他們系統思考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團隊成員間的緊密協作,也讓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愈發強烈。更重要的是,在解決畜牧業實際難題的過程中,學生們深刻領悟到科研的社會價值,進一步激發了對科研事業的熱愛與擔當。
從科研成果角度來看,此次系列實驗收獲頗豐,為抗酶解型 Trp 富集肽在畜牧業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該團隊計劃持續深入研究,進一步優化該肽的性能,探索其大規模應用的可行路徑,力求徹底解決畜牧業中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和畜產品藥物殘留問題,為推動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為東北農業大學的科研創新注入新活力,也為整個畜牧業和飼料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望引領行業朝著更健康、更綠色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