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萊州漁業崛起:“三下鄉” 實踐中的震撼與希望
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家鄉萊州的漁業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山東半島的西北部。作為參與 “三下鄉” 社會實踐的一員,深入調研萊州漁業的這段經歷,讓我看到了這一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活力,也深刻體會到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意義。
萊州,這座依海而生的城市,擁有 108 公里的漫長海岸線和 1690 平方公里的廣袤海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走進萊州的水產養殖基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一望無際的養殖池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整齊排列,仿佛一片藍色的田野。空氣中彌漫著海水的咸香,混合著淡淡的水草氣息,那是大海與土地交織的獨特味道。遠處,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池塘邊,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精心呵護著這片孕育希望的水域。
在海參養殖區,柔軟的海帶草在水中輕輕搖曳,為海參營造出舒適的棲息環境。養殖人員熟練地撈出一只海參,它肉嘟嘟的身體布滿粗壯的肉刺,模樣憨態可掬。這里的海參生長周期長,充分吸收了海水中的豐富營養。為保證品質,養殖基地對水質把控極為嚴格,定期檢測水溫、鹽度、酸堿度等指標。在飼料選擇上,優先使用天然藻類和微生物,不添加任何激素和抗生素,確保每一只海參都綠色、健康,為消費者送上最純正的海洋美味。
離開海參養殖區,不遠處便是對蝦養殖大棚。走進大棚,溫暖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里面的水溫、光照等條件都通過現代化設備精準調控。育苗池里,密密麻麻的蝦苗歡快游動,它們是經過精心選育的優良品種,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人員每天都細心觀察蝦苗的生長情況,根據不同階段調整飼料投喂量和成分,從最初的豐年蟲、輪蟲,到后來的高蛋白配合飼料,每一步都飽含著他們的專業與用心,只為收獲高品質的對蝦。
除了海參和對蝦,基地里還有扇貝、海蠣子等貝類養殖區域。一排排養殖筏整齊地漂浮在海面上,如同海上的 “田園”。扇貝和海蠣子附著在繩索上,在海水的滋養下茁壯成長。萊州海域水質肥沃,富含浮游生物,為貝類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這種筏式養殖方式,不僅充分利用了海洋空間,還讓貝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保留了最純正的鮮美味道。
在參觀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養殖基地對科技的重視。為應對復雜的海洋環境和市場需求,基地引進了一系列先進的養殖技術和設備。循環水養殖系統對養殖用水進行凈化、過濾和再利用,減少了水資源浪費,降低了養殖廢水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智能化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水質、水溫、溶氧量等關鍵指標,一旦出現異常,及時發出警報,保障養殖生物的健康生長。科技的力量,讓這片海洋牧場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萊州漁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它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陸域土地資源緊張,限制了企業規模化發展;部分養殖尾水處理未達標,環保工作仍需加強;加工環節薄弱,缺乏精深加工和品牌溢價產品;企業規模偏小,缺乏高科技龍頭企業帶動;有限空間作業存在安全隱患,園區管理缺乏長效規范機制。但面對這些挑戰,萊州漁業沒有退縮,而是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
展望未來,萊州漁業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在傳統漁業升級方面,循環水養殖系統和智能化養殖設備將廣泛應用。以海參、對蝦養殖為例,循環水系統能精準調控水溫、水質,降低病害發生率,減少藥物使用,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還能實現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智能化養殖設備中的傳感器可實時監測養殖池關鍵指標,智能投喂系統根據生物生長階段和攝食規律精確投喂,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在漁業產業鏈拓展延伸上,水產品加工將向精深加工與高端化邁進。以大菱鲆、半滑舌鰨等特色魚類為突破口,開發魚片、魚松、魚罐頭等高附加值產品。引入先進加工技術與設備,如超低溫速凍、真空包裝等,保留水產品的營養和口感。同時,大力加強品牌建設,打造萊州特色水產品牌,提升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此外,休閑漁業旅游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萊州擁有迷人的濱海風光和深厚的漁業文化底蘊,可打造集養殖觀賞、捕撈體驗、海鮮美食、漁業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漁業旅游項目,讓游客近距離觀察海洋生物生長,參與捕撈作業,品嘗新鮮海鮮,感受漁業文化魅力。
漁業科技創新將為萊州漁業發展持續賦能。在種苗繁育技術上,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機制,吸引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同參與。以海參、貝類種苗繁育為重點,借助基因編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現代生物技術,培育優質種苗。同時,強化種苗質量檢測與監管,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構建覆蓋漁業全產業鏈的信息化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實現養殖環境實時監控、生產流程優化、銷售渠道拓展和資源環境監測分析,推動漁業向精準化、智能化發展。
在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上,萊州將加強養殖污染綜合治理,推廣魚 - 貝、蝦 - 藻等生態養殖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設養殖尾水集中處理設施,采用多種處理工藝凈化尾水達標排放。加強對養殖戶的環保宣傳與培訓,提高環保意識。加大海洋生態修復力度,實施海洋牧場建設項目,投放人工魚礁,種植海藻,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嚴格執行休漁制度,控制捕撈強度,促進漁業資源恢復與增長。
作為參與 “三下鄉” 社會實踐的青年學生,我們在調研中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我們可以發揮專業優勢,通過網絡 “云實踐” 為萊州漁業進行文化宣傳,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參與企業實踐,為養殖技術改進、產品加工創新提供建議;組織公益服務活動,為養殖戶開展環保知識培訓,助力漁業綠色發展。我們還可以積極宣傳萊州漁業的發展機遇,吸引更多青年學子 “返家鄉” 就業創業,為這片藍色產業注入新鮮血液。
萊州漁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正以蓬勃的發展態勢,描繪著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我堅信,在政府、企業、養殖戶和青年學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萊州漁業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讓這片藍色的海洋牧場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源泉,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作者:歸巢臻業 ”電“亮鄉途 來源:實地考察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愛心匯聚,點亮老人幸福晚年
- 促進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使不同年齡段的人相互學習,增進代際間的理解和信任,消除代溝。
-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