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紅色教育基地,領悟先烈革命精神。
中共濉溪支部舊址位于濉溪縣濉溪鎮濉溪老城前大街(石板街)8號,是淮北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五卅”運動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力量迅速發展,各種群眾組織不斷壯大,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群眾斗爭高潮。淮北地區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在斗爭中逐步成熟,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愈益廣泛。
時間回到過去的崢嶸歲月:1923年到1925年,淮北地區在外地讀書的朱務平、鄭子瑜、趙皖江等人相繼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或直接入黨。1925年初,鄭子瑜、王建東從濟南回到濉溪,介紹梁宗堯、文天情、劉景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共濉溪臨時小組。經與中共中央聯系,同年8月,組建成立中共濉溪支部,有黨員12人,中共濉溪支部屬中共中央直接領導。
1941年皖南事變后,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1945年8月21日,四師十一旅三十一團在縣總隊配合下,攻克濉溪口,全境解放。濉溪口解放后,新四軍第四師師部進駐濉溪口,機關設在前大街(石板街)。1945年10月下旬,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四師在濉溪召開干部會議,這也是四師歷史上的最后一次重要會議。
時間來到現在:2021年7月,中共濉溪支部陳列館在濉溪縣濉溪石板街建成,分馬克思主義在濉溪的傳播、中共濉溪支部成立,開展工農群眾運動、濉溪黨史人物四個部分內容展陳,弘揚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成為新的“紅色打卡地”。
2023年7月份,我參觀了濉溪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新四軍四師師部舊址,追憶紅色歷史。活動中,我駐足細看了歷史文物、照片、文字,真切感悟到了先輩們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在四師師部門前的廣場上,面對鮮紅的黨旗,我不禁想起了入黨誓詞,那時莊嚴宣誓深刻表達了我們青年人應該繼承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忠實踐行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堅定決心和意志。
作者:張詩語 來源:網絡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少年兒童心向黨,真情相伴護成長
- 日前,廣西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紅心東蘭行”實踐團深入廣西河池東蘭縣仁義村,開展暑期兒童安全教育活動,為鄉村兒童安全成長保駕護
- 09-29
- “跳進非遺竹編文化”的旅程
- 2024年7月7日,我跟隨著皖西學院外國語學院”鄉村支教顯擔當,守護非遺粗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安徽省六安市獨山鎮游芳沖村康林竹編
- 09-28
- 一場跳進“非遺竹編文化“的旅行
- 7月7日,皖西學院外國語學院“翠竹匠心守護非遺”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獨山鎮游芳沖村,以“鄉村支教顯擔當,守護非遺促振興”為志愿服務
-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