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東縣作為我國邊疆地區的重要縣城,地處祖國邊陲,擁有獨特的紅色歷史和文化資源,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加強邊疆地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青春雞東行,賡續戍邊情”社會實踐團深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開展實踐活動,致力于弘揚邊疆紅色基因,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雞東的全面發展。

一、精心籌備為始,穩固基礎為要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實踐團成員進行了充分的信息資料收集。此外,實踐團還發放了調查問卷,掌握他們對雞東紅色戍邊文化的了解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實踐團能夠更準確地把握當地群眾對紅色戍邊文化的認知程度,為后續活動開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二、實地探尋邊疆,心領歷史風華實踐團深入雞東縣進行實地考察,在哈達河紅色歷史陳列館與新華村紅燈記文化展示街了解了當地革命歷史與邊疆文化。隨后,實踐團到達平陽古鎮,參觀了永長村的書法版畫作品,了解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接著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成員們前往八角樓、河南村的少數民族民宿,親身體驗了當地的生活方式和鄉村振興的成果。
三、政策普及萬家,防線牢固不渝為宣傳邊境管控政策,筑牢邊境安全防線,實踐團開展了發放“治國先治邊 治國必治邊”宣傳單和國家安全知識宣講活動。
實踐團在發放宣傳單活動中,面對不同群體熱情宣傳與耐心講解。在國家安全知識宣講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向小朋友和黨員群眾介紹了邊境管控政策的重要性以及邊境地區常見的安全隱患和應對措施,闡述了維護邊境安全對于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義。
四、校地攜手并進,共創無限未來為推動區域發展,實現教育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實踐團來到雞東縣東海鎮新華村,開展校地合作簽約活動。
實踐團訪問了紅色影憶館,感受直播帶貨與歷史文化融合的魅力;在新華村黨群服務中心,實踐團促成馮紅教授與東海鎮新華村達成合作。此次校地合作將為雞東縣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邊疆地區的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五、破解發展難題,描繪雞東藍圖此外,在實踐中,本團隊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調研,更進一步了解了當地紅色文化、社會發展情況以及邊境安全知識等。在實踐后,本團隊也針對在活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討論,結合團隊各成員專業優勢,擬訂了相應的建議報告并獲得當地人民與縣團委的支持。
六、志愿愛心傳遞,共創文明新篇為深入建設綠色宜居邊境城市,實踐團聯合雞東縣雞林鄉社工服務站,在雞東縣青年廣場開展了“小手拉大手,‘童’創文明城”衛生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中,實踐團成員為小志愿者們普及生活垃圾四分類知識,并通過垃圾分類小游戲讓其在游戲中學習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此次活動增強了實踐團成員和小志愿者們的文明意識、環境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也讓他們領悟了紅色戍邊精神。
此次實踐活動涵蓋了多個方面,有助于弘揚雞東縣的紅色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還能夠提高民眾的國家安全意識,加強邊境管控,維護邊疆地區的安全穩定。
在未來,“青春雞東行,賡續戍邊情”社會實踐團將繼續努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挖掘邊疆地區的資源和潛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雞東縣乃至整個邊疆地區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