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同時,報告中提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支撐。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背景下,秉承切實感悟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理念,2024年8月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綠意守望者實踐團在劉福江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這幾年以柑橘為主導的產業大縣秭歸縣,深入煙燈堡村晚熟臍橙示范園區,并聯系了園區負責人寇主任詳細了解煙燈堡村柑橘產業園區的詳細情況,圍繞“科技助農”主題,開展了以測繪智慧為底色的深度訪談。
。▓D1:綠意守望者團隊合影)
欣欣向榮,柑橘園區蓬勃發展
據悉,秭歸縣柑橘共計四十萬畝,總產量可達到一百萬噸。截止到2024年,品牌價值評比為90.73億,綜合產業價值為200億。其中煙燈堡晚熟臍橙示范園打造于2009年,到2011年正式投資,截止到目前投資獎金達到1000萬。“
到達示范區后,一片連綿不絕的翠綠映入眼簾,當下季節柑橘還未成熟,呈現出蒼翠欲滴的繁榮景象,長達220m的電動機車軌道貫穿了整個產業園區,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作業。柑橘園的發展一方面為農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秭歸臍橙”造就柑橘產值“億元村”12個、“5000萬元村”27個,帶動近26萬人穩定增收。另一方面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效率,自動化機械化農業的發展為當地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2:柑橘特寫圖)
。▓D3:柑橘園部分景觀圖)
深入探究,科技引領產業升級
在深入示范園進行實地參觀時,寇主任為隊員們講解到煙燈堡村柑橘園的成功發展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
一是高標準的建園規劃。整個園區原來都是一塊山坡,在請設計團進行高標準規劃后,用挖掘機將坡度大于45度的山坡都改造成橫看成行豎成陣的梯田,現在大部分梯田坡度都不到25度,極有利于柑橘種植業的發展。
二是科學規范的種植。柑橘園區所有苗木都是農業部設在九畹溪鎮良種苗木繁育中心的完全脫毒苗木,按照秭歸縣的海拔高度來進行種植,300m以下以種植晚熟臍橙倫晚和紅肉為主;300米到450米主要是以中熟臍橙紐荷爾為主;450m到650的是早熟臍橙,以九月紅為主,真正的做到了因地制宜,品種優質量高。
三是電商助力銷售并實現了運輸的機械化。秭歸縣山大人稀,山高坡陡,造成了請工難的問題。而建設貫穿整個產業園區的電動機車軌道實現了運輸的規;c機械化。
正是因為各個環節步驟都認真嚴謹并不斷優化改良,秭歸縣才能將柑橘產業做大做好做強,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示范標桿。
。▓D4:園區工作人員為成員們講解煙燈堡柑橘產業園區發展的過程)
隊員們在寇主任講解煙燈堡村成功依靠柑橘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深受啟發,進而向帶隊老師了解到依托測繪領域知識可以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例如利用GIS技術,可以對柑橘園所在區域進行詳盡的地理空間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土壤類型、水源分布、氣候特征等,為果園的精準規劃與布局提供科學依據。劉福江老師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模式和同學們討論如何利用3S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更好地賦能柑橘產業。同時,隊員們學習到以測繪為基礎優化精準種植、果——沼——畜的綜合模式等,能進一步提升柑橘產業的產值和競爭力。
。▓D5:柑橘園太陽能殺蟲燈)
。▓D6,7:團隊成員們隨果農參觀柑橘運輸軌道)
求實對話,理論與實際的融合
隨后,團隊與寇主任進行深入交流。根據事先開展的面向大學生群體關于鄉村振興的問卷調查活動,實踐團提煉出了一些共性問題,團隊特別詢問了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秭歸縣鄉村戰略總體目標和布局是什么?寇主任回答道:目前主要是改良品種結構,后期還需加大社會化服務的力度。農村老年人居多,因而從除草,打藥,管理到修剪樹枝,銷售,采摘,運輸等方面我們都爭取擁有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對村民進行服務,農戶只需要一個電話就能把服務隊伍請上門來,我們全縣每個村都有社會化服務,從根本上做到節本增效。
其次,高科技的引入會不會導致人才短缺?寇主任答道:郭家壩大力倡導新人才引進政策,同時人社部門也有針對農戶們進行柑橘植保,無人機飛防,運輸,電商銷售比如抖音等的培訓;
最后,隊員們問道:示范園規模較大,是否會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測繪專業的技術幫助園區更好地發展?寇主任講到:園區內先進的的智能化監測設備,像是滴灌施肥設施、智能型蟲情測報燈、集水器等都有效幫助產業發展,同時未來也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們能夠給園區帶來更加先進的技術。
劉福江老師補充道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等專業技術也能去檢測地質災害和園區動態情況,進行統籌預防,團隊成員們決心努力在測繪科技上作出新成就,將來為鄉村農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技術服務。
(圖8:采訪過程,劉老師和寇主任進行講解)
。▓D9:團隊成員與劉福江老師,寇主任合影)
科技賦能,展望鄉村振興未來
此次探訪,不僅是一次對自然與農業和諧共生的深刻體驗,更是一場科技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此次實踐結束后,隊員們都決心在之后學習測繪的專業道路上更加關注測繪技術運用于農業的新途徑新方法,讓科技成為翅膀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向更遠處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