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積極探索鄉村對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響應情況,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的社會實踐團隊——“仨拾杏記”團隊,于7月21日至7月25日前往廣東省茂名市杏花村進行為期五天的“三下鄉”深度探訪。
深入茂名杏花村走訪調研,探索“儲良龍眼+鄉村旅游”新模式 據團隊走訪調查,杏花村堅持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采用農旅結合的“儲良龍眼+鄉村旅游”新發展模式。在農業方面,杏花村村民不僅種植水稻、花生等農作物,更是把儲良龍眼的種植培育發展得首屈一指,杏花村儲良龍眼特色產業品牌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被當地企業聯合打響,杏花村所在的分界鎮更是被稱為中國桂圓加工第一鎮。
我們團隊還了解到,村民們在旅游產業方面的付出也是巨大的,杏花村居民利用當地獨有文化特色資源,以村主干道為主軸,打造了第一代儲良龍眼公園、儲良母樹公園、陳濟棠舊居、知青農場、杏花驛站、杏福田園、南秀河等景點,同時也保留了村內現存古宅、老喬、古樹、殘墻等舊跡,這使得杏花村村悠久的歷史文化被保留,賦予了杏花村綿長而獨特的歷史韻味,實現了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
研究杏花村新發展模式下的優化路徑,為振興鄉村貢獻綿薄之力 我們團隊根據專業知識對所得到調研成果與數據進行分析,杏花村作為分界鎮鄉村振興項目的建設重點,它的基礎建設雖已完善,但在景點管理、配套服務及儲良龍眼產業體系建設上都存在一部分需要解決的發展問題。
杏花村村民主要側重于將中小農戶引入到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我們團隊建議他們采用儲良龍眼生產與加工、數字農業、鄉村旅游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模式,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完善龍眼經營體系,建造以儲良龍眼為主題的建筑設施,并且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進龍眼生產發展與旅游產業服務。產業路徑的深度優化,使得杏花村發展取得新的突破,為其他正在進行鄉村振興的鄉村提供了示例模板。
通過此次實踐調研,團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給分界鎮杏花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良好的發展機遇。杏花村居民對此戰略熱情高漲,積極響應當地政策,熱情投身旅游業發展以及龍眼產業振興,改善了農村風貌、農業生產方式以及農村生活,為實現共同富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凝聚起磅礴力量。同時也為團隊成員考察后脫貧時代鄉村振興政策的優化路徑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