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師學子“三下鄉”:赴小浪底水庫調研感悟
為深入學習黃河文化并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了解黃河文化的連續性、根源性、正統性、包容性、創新型等特征,強化心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組織暑期“追尋華夏文明,遇踐黃河故事”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對沿黃流域不同城市、不同區域進行尋訪實踐。2022年8月17日,實踐團成員動身前往下一站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小浪底水庫。
我們采訪了當地的居民,最令他們慨嘆的便是黃河流域環境的變化。由之前的過度用水、黃河斷流,到如今水量充沛、翻滾奔騰;從之前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到如今森林茂密、水質清優。河道兩岸重現生機,眾多兩棲動物和鳥類回歸,那隨風起的水面也顯得波光粼粼。 黃河發生的這一系列變化都離不開黨在十八大上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治黃實踐者們傳承先賢們治理黃河的成功經驗和理論,不斷豐富治黃方略,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對維護黃河健康生命取得了顯著成效,黃河流域的環境治理和百姓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也正是因此,我們才能從采訪到的每一位居民口中聽到他們對黨和國家毫不吝嗇的夸贊,也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那種由心底溢出來的幸福與開心。通過參與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黃河的重要地位以及黃河治理的必要性,明白了要實現黃河長治久安,我們還需要不斷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次實踐活動恰逢黃河小浪底排沙。小浪底水庫放水排沙,主要是為了迎接黃河汛期的洪水做準備,在 126.5億立方米的總庫容中,調水調沙的專用庫容為10.5億立方米,騰出后可有效緩解防汛壓力。 滾滾黃河水如有千軍萬馬之勢,咆哮著直向下游沖去,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站在黃河邊,望著這條浩浩蕩蕩長流不息的大河,讓人切實體會到了詩仙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所描繪出的恢弘氣勢。唯國重力之治,幸得見此幕。
黃河代表的遠遠不止是一條河流,她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見證,是中國人民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寫照,是一份獨特的精神寄托,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情感。從見到黃河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了,我不能用任何語言來形容當時的心情,在那一刻我好像真正明白了“黃河寧,天下平”這句簡單而有分量的民間歌謠的意義。保護黃河就是保護我們的國家精神,在這個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絕不是與此毫無干系的陌生人,而是每一步的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
我為黃河的氣勢所震撼,為當地村民的熱情純樸所感動,更慶幸投身到了這次赴小浪底水庫沿黃社會實踐活動中。在這段旅途中,我仿佛幻作了這廣袤山川間的一花一草,陶醉在黃河母親那純凈而又溫暖的懷抱里,感受著這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現如今,已經安全到家的我,依然是對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充滿了回憶,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想到這次活動的前后種種,是歡樂、是辛苦、是遺憾。這個暑假將是我人生中最歡樂、最有意義、最寶貴的假期。 (通訊員 劉姝彤)
作者:劉姝彤 來源:周口師范學院文學院三下鄉實踐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