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召喚青年,時代需要青年”,我的一位老師用這樣一句話來解釋為何大學生要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2022年這個特殊的暑假,我想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這句話,于是我加入了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徽’毫潑墨興文化,茶韻飄香續發展”團隊赴安徽歙縣鄉村振興促進團,前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開展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卻使我倍感充實。
在三下鄉這段時間里,我們每天都有滿滿的安排,每天都有新的任務。我們此次三下鄉的主題是鄉村振興,通過這次三下鄉的活動,我深刻地認識到了鄉村要振興就必須要有產業,有產業就會帶來就業、收入、人才等等其他鄉村振興需要的條件。我們團隊分別對安徽省的歙縣進行調研走訪,共青團歙縣團委書記汪振、歙縣鄉村振興局許亮亮、江治龍、歙縣農業農村局朱永佳同志與我們共同開展座談會。歙縣鄉村振興局的許亮亮同志向我們介紹了歙縣鄉村振興局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上所做出的的一系列舉措。
圖為實踐隊員與縣委書記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鄧兆淇 供圖
我們此行的地方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態環境特別好,在村莊內都是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每家每戶門前都會有分類的垃圾桶,讓人印象深刻。很多村莊之前都是比較窮的村,生態環境也不好,但是后來逐漸地認識到了生態的重要性,意識到沒有綠水青山就沒有金山銀山,于是加大力度修復生態環境,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就是在這樣一步步的努力中將生態作為自己的特色名片發展旅游,周邊的村民們有做餐飲的,有做民宿的,有做休閑場所的……大家的錢包一天天的鼓起來了,日子也一天天的好起來了。有時候會在調研的路上遇到遛彎的村民,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都很熱情大方的跟我們打招呼,每當問到現在生活跟以前比有什么變化的時候,他們總會感嘆變化太大了,以前村里是窮山惡水,現在村里是風水寶地,十幾年前大家都想出去掙錢,現在不用出遠門,就在家門口也可以賺錢養家。聽到這樣的回答,我頓時就覺得這不就是鄉村振興所要追求的嗎?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同時我們也在一步步取得了這樣的成果。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村民進行交談關于鄉村振興建設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好處。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鄧兆淇 供圖
在鄉村實踐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我們走訪村莊,向他們宣傳鄉村振興戰略,聽取他們對新時代的感受與看法。在村委會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每一種工作都充滿了艱辛,也提前感受到了進入社會的氛圍了。
從宏觀角度來講,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進程中,為大學生了解中國國情開啟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校與鄉村振興乃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系。從微觀角度看,這樣的社會實踐也提高了大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大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通過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我收獲了很多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這對于我今后的學習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三下鄉的目的正是讓大學生有一個平臺去融入社會、感悟社會。社會實踐活動悄無聲息地結束了,從報名參加時的激動好奇到最后與同伴們和村民們的不舍告別,我能感受到自己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許多。
三下鄉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這次實踐帶給我們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對于大學生來講,具有的大部分知識都來源于課本,相比較而言缺少豐富的社會實踐。能夠參加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倍感榮幸,對于我來說,這次實踐讓我能夠走出校園,親身接受社會這個大課堂的洗禮,同時也給我一個機會去將自己的所學用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