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誕,為響應“青春心向黨,喜迎二十大”的號召,銘記英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蘇州大學“一任風和雨,應有香如故”——龍城英烈“瞿秋白”革命精神紀念教育實踐團隊于7月31至8月8日,聯合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雕莊街道菱溪名居社區居委會進行“龍城英烈瞿秋白”的相關宣講。實踐團隊在活動前期進行《瞿秋白傳》的閱讀,參觀了瞿秋白同志紀念館和瞿秋白同志故居,對瞿秋白先生的生平進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在菱溪名居黨委書記湯亞平書記的支持下,實踐團隊成員通過多種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了宣講活動。
感受先烈足跡,重溫革命血液沸騰的起點
2022年7月31日,實踐團隊成員參觀了瞿秋白同志紀念館和瞿秋白同志故居。紀念館內通過史料記載,動態影像,實物場景等多種形式來展現瞿秋白先生的革命歷程。講解員也會適時提出一些關于瞿秋白先生的問題讓實踐團隊的成員回答,實踐團隊成員紛紛表示,一問一答的互動方式,可以讓自己對瞿秋白先生的英雄事跡記憶的更加深刻。通過場館內陳列的一些手稿,實踐團隊成員也看到了瞿秋白先生作為文人的一面,了解了瞿秋白先生對中國文化和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圖為實踐團隊在參觀瞿秋白同志紀念館。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紅玉 供圖
瞿秋白同志故居正在舉行《紀念瞿秋白書畫展》,“瞿門三烈士”等專題活動。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隊也對來此參觀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采訪,詢問他們對瞿秋白的看法。在他們眼中,瞿秋白先生是十分偉大的英雄式的人物,充滿自豪的語氣讓實踐團隊成員不禁感嘆:“總得為后人留下些什么,才能對得起先人。”
在打好了理論知識的基礎之后進行實地的參觀學習,實踐團隊成員對瞿秋白先生對中國革命和中國文化做出的貢獻都有了更加具體的了解。
走近尋常百姓,傳遞革命精神燃燒的火炬
在進行了前期的理論準備以及實地學習之后,實踐團隊于2022年8月8日前往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雕莊街道菱溪名居社區居委會進行“一任風和雨,應有香如故”——龍城英烈“瞿秋白”的宣講活動。
實踐團隊將瞿秋白先生的一生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冠上“恰同學少年”,“正韶華意氣風發”,“革命漫漫長路”,“零落成泥念作塵”四個標題進行講解。讓參加宣講的居民了解了瞿秋白先生為參加革命的原因、進行革命的方式,以及在生命最后階段,遠離黨中央領導集團時為革命作出的不懈努力。
圖為社區居民在聆聽實踐團隊的宣講、團隊成員在為情景演繹做準備。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梅金燁 供圖
參加宣講的李仁英奶奶對實踐團隊成員說,在她的童年時光,科技不像今天這么發達,獲取知識的途徑沒有這么便利,她只是通過父母的講述而對瞿秋白先生的一生有了一知半解。但是今天,通過參加實踐團隊的講解活動,她對瞿秋白有了更多的認識,心中瞿秋白先生的形象也變得更加立體了。
現為覓渡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一位小朋友則對宣講過程中的人物情景演繹十分感興趣,在宣講結束后,他還向實踐團隊借了情景演繹的文稿進行閱讀。他表示,這種方式可以讓他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瞿秋白先生的生活。
雖然參加本次宣講的聽眾年齡跨度較大,但是通過ppt,視頻以及人物情景帶入等多種形式進行宣講,實踐團隊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年齡段的居民的需求。
回顧宣講過程,總結經驗助成長
在宣講結束之后,菱溪名居黨委書記湯亞平書記首先對實踐團隊的表現進行了肯定和贊揚,她表示,年輕人的思維方式總是天女散花般的發散開的,情景演繹的方式是值得他們在未來舉辦活動的時候借鑒的。
與此同時,湯書記也對實踐團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考慮到老年人聽力下降的因素,在進行PPT講解的時候可以在放慢一些語速,同時可以再增加一些感情(湯書記表示在很多時候,大學生的宣講在感情方面會偏向平淡)。實踐團隊成員對湯書記的建議表示了感謝。
本次宣講活動受到了廣大居民的熱烈歡迎,更多百姓了解了瞿秋白先生的生平經歷。實踐團隊通過宣講傳遞了先烈的革命精神。正如同瞿秋白同志紀念館中寫的一樣,“我想為大家尋一條光明的路”。青春心向黨,少年需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