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主席故里,追尋紅色精神
安理學子三下鄉:追溯紅色記憶,領悟紅色精神
適逢中國共青團成立一百周年與習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年開展黨史教育動員大會,8月16日與8月17日,安徽理工大學“探尋主席故里,追尋紅色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團分別到達湖南長沙青年毛澤東紀念館、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和安徽阜陽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正式展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參觀、深入訪談,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
探訪主席故里,憶崢嶸歲月
志愿隊一隊走進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重溫湘區革命的發展與壯大。這里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省部級支部,同學們通過陳列大樓參觀了毛澤東塑像、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成列大樓,回憶了中國共產黨長沙地方黨組織帶領全市人民從血雨腥風的革命歲月、激情燃燒的建設時期、波瀾壯闊的改革年代一路走來并創造的光輝歷史。隊員與講解員積極交流,對長沙的共產黨發展史有了初步了解。
探尋英雄紀念館,感受軍民魚水情
志愿隊二隊來到了阜陽市臨泉縣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參觀學習。在紀去往念館的小路上,隊員們看見了中國陸軍捐贈的坦克以及軍民一家親的雕像。走進紀念館,全體成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仔細瞻仰著廳內每一張照片、每一件展品。當看見小米加步槍與解放軍的大刀,耳邊伴隨著講解員抑揚頓挫的講解,隊員們仿佛已深入其境,真切的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在戰場上沖鋒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豪邁。
參觀完紀念館后,志愿者們來到了周恩來與劉伯承借住鄉親家里的舊居。當走近觀察,兩位領導干部睡過的杯子疊的整整齊齊,墻上都貼著三路大軍挺進中原要圖。好像腦海里閃過他們夜不能寐,思慮著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種種細節。隊員們、青年們生逢是盛世,肩負重任,要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的大志。
在進館的登記手冊上,我們收集了來訪人員。主要是臨泉縣的黨內人員和初高中的學子,集體來重溫紅色記憶,開展黨建活動和黨史學習活動,讓紀念館的存在發廢了應有的價值。此外也有其他高校學子開展的三下鄉活動的來訪記錄。
保護紅色文物,傳承紅色基因
參觀完紀念館后,團隊成員心中滿懷感恩和憤慨,因此團隊成員不顧天氣炎熱,自發留下清理紀念館,想盡自己所能為這些革命家做一些事,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世世代代所學習。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革命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這個新中國。所以我們青年要努力成為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和有理想的四有青年,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習而努力。重溫紅色記憶,感悟紅色精神。習主席給中國石油大學畢業生的信中提到,當代中國青年生逢是盛世,肩負重任,要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深刻理解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敢為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要實學實干,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在攀登知識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成就一番事業。
作者:呂道輝 來源:安徽理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