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雙碳宣講,發揮優勢多點開花
“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什么要實現碳中和?”“為什么能實現碳中和?”“我們能為此做些什么?各地實踐隊員對于雙碳政策的宣講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走進鄉村,實踐隊員們用易于老鄉們理解的語言講解雙碳政策,通過實地宣講、趣味口號等方式將“高大上”的政策和道理,講得接地氣、有意思。
走進中小學課堂,福州市羅源縣第一中學的300余名學生慕名而來,實踐隊員們結合專業特長,借以動畫、故事、問答等形式多角度互動講解“雙碳”政策,闡述實現“碳中和“的迫切性,并詳細介紹了相關政策及應對舉措,并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雙碳”目標貢獻一份力量,雖然宣講如曇花一現,但孩子們心中對于“雙碳”的認識不斷加深,相信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會更進一步的了解“雙碳”,并貢獻一份力量。
走進社區,實踐隊員們組織社區宣講,從空調的溫度設置過渡到“雙碳”政策,講解綠色生活,引入倡導居民加強對“雙碳”戰略和的認識,轉變消費方式與出行方式,提高減排意識形成低碳的生活習慣。
Part2:智慧助老,走進社區手把手指導
“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 “EE同行 志匯雙碳”暑假社會實踐團走進杭州市西湖區的多個社區廣泛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手把手指導老人們使用智能手機,自行設計“科普團扇”用易懂的語言講解雙碳政策,與老人們交流低碳心得,在幫助長者跨越“數字鴻溝”的同時,加強雙碳政策的認識,倡導智慧便利、綠色低碳、節約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各地的實踐團隊員們紛紛走進社區,拜訪獨居老人,精心制作了智能手機基礎使用手冊,并手把手”教社區老年人“玩轉”智能手機。
雖然智能手機已經廣泛普及,但我們不可忽視老年人在使用手機時出現卡頓、死機、音量等小問題,看似是一件件平凡小事,實際上正是這些微小的問題影響了老年人們享受數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