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蒲菇星火”實踐團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以史為鑒礪初心,篤行不怠創未來
青島大學“蒲菇星火”實踐團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以史為鑒礪初心,篤行不怠創未來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國史學習教育活動,在商學院呂途老師指導下,來自不同學院的10位青大學子組成了青島大學商學院“蒲菇星火”實踐團。7月6日起,團隊積極與共青團博興縣委合作,依托家鄉紅色資源,在家鄉博興這片熱土上,尋找革命先烈留下的痕跡,挖掘家鄉歷史文化,傳承發揚革命精神。 
(團隊合影)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實踐準備階段,“蒲菇星火”實踐團前往高家渡革命歷史紀念館和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探尋博興人民從紅軍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軍民同心的輝煌斗爭史,深入了解當地人民群眾從飽受壓迫走向當家做主的一項項壯舉。隨后,團隊前往博興縣烈士陵園,回顧戰士們不屈壓迫、奮勇抗爭的艱難歲月,學習震上驚齊魯的“八四運動”,聆聽牟蘭美、侯登山等先烈故事。團隊成員前往憑吊廣場鄭重地向革命烈士紀念碑鞠躬,以表示深刻的緬懷之情。
豐碑長在,英魂永存。蒼松翠柏,綠樹掩映。莊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憑吊廣場中央,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烈士墻上一行行深刻的烈士姓名讓同學們震撼,同時深刻的,還有他們的出生和犧牲日期,年僅二三十歲的青年,犧牲在革命道路上,是他們用熱血和生命寫就今天的光輝史詩。文化成就未來,遺產不容忘懷8月2日,“蒲菇星火”黨史學習教育團來到了博興縣文化中心,貫徹落實“延續家鄉傳統,增強文化自信”指導方針,深刻學習了家鄉文化印記,“董永傳說”、“柳編”、“呂劇”博興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驚嘆。講解員分別講述了同學們的家鄉特色文化,從而使得同學們深刻感受到與家鄉文化的血脈聯系和孺慕之情。跟隨講解員的腳步,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真實的歷史文物,特別學習了柳編產物的典故及偉大成就,讓博興文化深入人心,使得同學們為家鄉文化之深厚所震撼,堅定了傳承和發揚優秀家鄉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宣傳黨史入民心,激發青年愛國情7月31日,部分成員參與博興紅色墻繪活動,該活動旨在鼓勵學生利用好手中的畫筆,用一句句醒目的宣傳標語,一幅幅凝聚人心的“紅色”圖畫,為鄉村添上一抹鮮艷明亮的愛國情懷,踐行“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建設”工作,積極擴大黨史教育范圍。
8月12日上午,“蒲菇星火”實踐團走進錦秋街道社區開展“頌歌獻給黨”黨史教育宣講,總結社會實踐開展以來的學習成果及心得體會,為參加活動的群眾帶來一場有溫度、有思想的實踐教育,為黨史普及工作獻出一份力量。
此后,實踐團繼續走進山東省博興第二中學、博興縣實驗中學等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研討博興黨支部的發展史。向同學們宣傳家鄉紅色文化,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信念,在學生心中厚植家國情懷。
暑期活動中,團隊實地探訪紅色場所4處,舉行座談會1次,現場咨詢3次,挖掘紅色故事30余篇,形成理論感悟11篇,宣講學校3所,宣講時長4小時,直接受眾800余人。
通過此次三下鄉活動,同學們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深入研討多處紅色基地,并將所學新知識與實際行動相結合,踐行“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的思想工作,以墻繪、宣講課等方式為校園、社區群眾帶來特別的黨史文化教育課。未來,“蒲菇星火”黨史學習教育團會持之以恒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青年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團隊成員認識到,黨史學習是一門必修課,從黨史中汲取走向“新長征”的力量,不斷自我塑造,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從而做到在危機中孕育新機、于變局中開辟新局。由此,堅定地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走下去。
作者:鄭田誼 來源:社會實踐紀實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