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中南大學56度中南民族團結實踐團于2022年7月深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展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研活動,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了解西藏民族團結現狀,深刻感知西藏發生的重大變化。
此次調研主要從兩個方向開展:一是昌都市果多水電站,二是昌都市各類特色產業。隨著昌都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受電力“瓶頸”制約越發凸顯,需要有個大規模的水電站“出面”,而果多水電站是西藏首個完全由企業市場化運作并接受國家投資的水電站,其建設條件良好,地理條件優越,建設規模適中,總裝機容量16萬千瓦,年發電量8.32億千瓦時,既能作為玉龍銅礦二期的代電電源,也可為城鄉發展提供電源保障。果多水電站始終堅持“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促進一方和諧”的理念,在水電開發工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果多水電站
在昌都市各類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產業中,成員們分別來到了昌都市卡若區香豬養殖基地、昌都市卡若區藏香雞孵化中心及培育基地、昌都市卡若區藍天圣潔生態園、達美擁葡萄酒產業。通過對上述四類特色產業的實地考察分析,成員們發現所有特色產業項目初創規模較小,在政府的扶持下步入正軌,隨著政府對特色產業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各類特色產業項目基地與當地百姓建立密切聯系,為百姓提供就業崗位,基地與百姓相輔相成,同時補齊了基地勞動力缺口和百姓就業缺口,百姓獲得了穩定可觀的收入,獲得了幸福感,這不僅實現了企業反哺本地,更是促進了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昌都市芒康縣珍寶酒業有限公司
近年來,昌都市經濟規模穩步提升,走出了一條具有藏東特色經濟和信息化發展之路。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西藏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間的發展,西藏從需要其他省市的援助逐漸轉變為能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從西藏走出來的青年學子,我們希望未來也能為自己的家鄉貢獻一份力量,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