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還能清晰記得,當時我報名本三下鄉(xiāng)活動時的那一份執(zhí)著與堅定。不同學院開展了各式各樣的主題的活動,心理學院“心連心”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主題教育活動、哲社學院開展的性別認識等等都十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但我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我們馨星隊。新疆非遺是個很新的、我以前聞所未聞的主題,它不是千篇一律的“紅色”主題,也不是標新立異的“紅色”,而是腳踏實地、貼合實際的真正在人身邊的紅色。如果想要講好它,需要做好很多的前期準備,就像我在面試的時候所說的“我們需要多去網(wǎng)上查閱相關(guān)資料、多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如果能夠講好它,不僅能夠加深我自身對它的認識,還能夠讓新疆的學生們在認識新疆非遺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尊重不同文化、珍惜寶貴文化財富、自覺擔當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新人。
對于我來說,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是挑戰(zhàn)、是考驗,也是磨練和成長的重要機會,想要順利完成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從7月初期末考完試后,我們就開始了開會、寫教案這些活動,經(jīng)過兩次磨課和超過五次的教案ppt修改,我這節(jié)新疆非遺傳承課已經(jīng)相對完善了。從最開始的連30分鐘可能都講不到,到后來我自己都覺得40分鐘有點意猶未盡,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轉(zhuǎn)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把“所學”轉(zhuǎn)換為“所教”要經(jīng)過搜集、挑選、整合等一系列步驟,當自己也成為“小老師”了進行備課、磨課等一系列實踐,我才深深感受到老師們的不易,呈現(xiàn)出一節(jié)課堂需要花費多少功夫,老師們就是我們的榜樣。
在上課時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同學們積極而快速的回應(yīng),給予了我十足的信心,我最開始的那一份緊張漸漸淡去,轉(zhuǎn)而來的是從容、應(yīng)對自如。通過大家的回答,我有看到這群高一的同學們對于課堂的認真態(tài)度。同時,我還看到了他們活潑和可愛的一面,有同學在課上提問到“老師會不會講粵語”,還有課下同學們加我微信和我進行交流。作為班主任,我們每天有固定的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整理第二天課表、提醒上課等等,在統(tǒng)計積分榜、進行課堂蹲點的時候慢慢加深對同學們的認識。
從課后的聊天中,我漸漸加深對他們的了解,也更加堅定了去新疆這個美麗地方的目標。新疆原來也有小區(qū)社區(qū),他們也都會說普通話,那里也不全是塵土飛揚的沙漠。今日的新疆已然不是貧困落后的地方,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也不可阻擋新疆美麗富強建設(shè)的步伐。在我3班的一位男生的指正下,我徹底改變了對新疆這個地方的看法。也感受到了他們濃濃的熱情,我以后去到新疆的話,也有幾個本地小導游了!
可以說,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是與這群孩子們的雙向奔赴,我們帶著知識走向他們,他們用真誠與熱情回應(yīng)我們。在結(jié)束三下鄉(xiāng)后,我們班的好幾位同學都表達了對我們馨星隊的強烈不舍和感恩。可能我們能未曾謀面,但在這些天里,都是彼此的牽掛。他們都積極邀請我們?nèi)バ陆瓮,吃奶酪、喝奶茶、看美景,文字是冰冷的,但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可以看到熱情與真誠。
以心換心,用真誠出發(fā),就能收獲真誠。剛走完大一的我提前步入老師這一行列,在沒有成為真正的老師之前體味到了做老師的艱辛與不易。歷盡天花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奔走在熱愛里的生活沒有一項是簡單的,也沒有一項是用努力解決不了的。在這次三下鄉(xiāng)后,我更加磨練了自身的意志,提升了自身的授課能力。同時也告訴自己,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民教師,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在未來,我還會積極參加此類社會實踐活動,用我的小小力量源源不斷地回饋社會!
圖一:與新疆學生分享美食美景
圖二:新疆學生們對老師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