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學生深入了解“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鄉村振興新征程,抗疫成果更牢固”實踐團隊前往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月季園開展實踐活動,對南陽的月季園產業模式進行探究。

實踐隊員采訪工作人員。趙雪 攝
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全面發展”這一目標,充分發揮區位、資源、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南陽市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一項重大任務,率先“拉升標桿跑起來,紅旗插在山頂上”,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讓鄉村振興這塊“壓艙石”更穩更牢。因此,實踐隊員展開了對南陽鄉村振興月季園產業的采訪調查。
南陽市政府蘊養月季花開的“政策土壤”
在南陽月季博覽園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加強地方優質品種保護,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統籌做好產業、科技、文化這篇大文章。南陽市臥龍區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做大月季產業,讓月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高帶富能力,來造福城鄉居民。如今,臥龍區成為“中國月季之鄉”。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說,月季產業發展旨在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把南陽的大特色做成大產業,用大產業支撐轉型跨越、綠色崛起。
在實踐隊員采訪過程中,當地村長多次提到南陽市政府在月季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給予了全方面的支持,不僅在新品種培育,優質月季品種引進,月季種植技術,以及月季出售渠道等方面進行幫扶,而且在技術人才也提供支持,吸引大學生返鄉為鄉村振興服務,盡量讓當地月季園主沒有后顧之憂。通過與村長深入交談,實踐隊員還了解到,在村長和村支書的牽頭帶領下,積極與當地月季企業溝通合作,形成月季種植,收獲,加工,出售的一套完整的月季園產業模式。可以說,南陽如今成為“月季之鄉”,離不開南陽市政府的全方位幫助。

實踐隊員采訪當地村長。趙雪 攝
月季園園主嫁接月季花開的“產業植株”
南陽市委、市政府抓住花卉產業發展大好機遇,突出南陽區域特色和月季歷史文化傳統,通過采取“龍頭企業+公司+基地”“月季合作社+農戶”“大戶+產業農民”等多種生產經營模式,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科研、信息、服務的一體化經營,引導月季種植由過去分散種植、小作坊式生產向集約化、集團化和產業化發展,形成了群雄并舉、百花齊放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采訪中,實踐隊員還了解到,許多月季園園主在大學畢業后,積極響應各級政府的號召,積極投身南陽月季產業中,并將月季花種植和旅游業相結合,利用電商平臺,打通月季出售渠道,在當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為居民增收做出了貢獻。這些青年大學生返鄉之后,將所學知識與鄉村振興月季產業相結合,探索月季產業發展模式,為當地的產業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活力。
在實踐隊員的采訪過程中,月季園主曾多次表明,南陽的鄉村振興是正確的,可行的,是真真切切能給當地居民帶來切身利益的利民之策,很感謝黨和政府。并且希望通過實踐隊員的采訪宣傳,將南陽的月季產業成功經驗分享給其他的區域,為其他的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借鑒。對此,實踐隊員表示一定會盡其所能宣傳。

實踐隊員采訪月季園園主。趙雪 攝
當地農戶澆灌月季花開的“活力水源”
南陽市還采取政府科研與基地聯姻的模式開展科學研究,先后與中國林科院、北京園林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蒲袡C構簽訂科技合作戰略協議,強強聯合,共同攻關,提高科技含量,引領月季產業發展,先后培育出東方之子、南陽之春、金色陽光、夏令營等60多個月季新品種,創新了扦插、嫁接、反季節栽培等新技術。在采訪過程中,實踐隊員發現在月季園里面工作的農戶在進行月季的扦插。實踐隊員通過采訪了解到他們的工作待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工作也變得穩定,扦插,嫁接等技術也有專業技術人員來培訓。

月季園工作人員正在扦插。趙雪 攝
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南陽市正全力打造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麗生活“三美”融合的幸福月季花鄉樣本,繼續當好鄉村振興的示范和表率作出南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