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興農,第三產業帶動第一產業農業的大趨勢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魯甸行實踐隊赴昭通市昭陽區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開展調研,深入了解昭陽區農業經營模式。實踐隊員聯系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楊澤航經理并從中了解電商的經營模式,真正領悟科技興農的關鍵所在,響應時代潮流。
以專業技術培訓為依托,打造產業鏈發展實踐隊員在采訪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楊經理得知,該公司的經營模式形成一條產業鏈。“我們這里會引進網紅主播,進行定期的培訓,最后直播帶貨”楊經理介紹直播過程中介紹到。楊經理還講解到,電子商務的貨源來自昭通本地,例如蘋果,天麻等直接從農戶手中收購,而其他加工成品從當地各企業合作,以直播帶貨作為新的銷售渠道,將昭通的農產品,特色產品銷售全國各地。這樣的發展模式使得當地的第一,二,三產業相結合,迅速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圖為電商直播帶貨的工作室
合作共贏,創造未來實踐隊員在了解到得知,昭通市昭陽區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使其電子服務點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同時電子服務點與各個食品產業共同合作,互惠互利,使農產品獲得了更廣闊的銷售舞臺,擁有了更好的銷售路線,從而帶動當地的農業和工業進一步發展、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把握好每一個機遇,迎合時代發展趨勢,把握好大局,才能提前抓住機遇,在變局中才能謀求發展。

圖為楊經理向實踐隊介紹農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