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湖南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古木青提團隊赴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以“賡續紅色血脈,重游紅色足跡”為主題,開展為期一周的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銜接紅色教育,汲取奮進力量。
天色微明,晨光初照。 實踐團隊來到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團隊成員齊心協力演繹了“半個金瓜”的情景劇。據悉,情景劇屆時將聯合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公布,致力打造紅色文化宣傳路線。為表現當地特色,符合民俗習慣,團隊成員特意穿上了苗族服飾,運用當地的方言進行對話。情景劇一共拍攝了六幕,“紅軍是工農民眾自己的武裝”、“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廢除一切苛捐雜稅”,紅軍戰士的口號干脆而響亮。在整個情景劇的拍攝過程中,團隊成員將紅軍經過綏寧的歷史紀實、紅軍與群眾的魚水情義巧妙地劇場化。通過場景、人物的變化,親身聆聽穿越時空的回聲,生動地演繹了一部跨越史詩的歷史故事,受到當地村民的歡迎。團隊成員還積極在周邊村落進行調研工作,向當地村民詢問有關黨史紀實,與當地村民親切交流。

圖為古木青提團隊成員正在拍攝"半個金瓜與六個銅幣"的情景劇場面 圖/童潔
當天下午,實踐團隊來到綏寧黨史陳列館。黨史陳列館,不僅僅是黨史文物的承載者,其背后更蘊含著的是黨心系人民群眾、黨一心為國的堅定信念。在陳列館,團隊成員受到講解員劉曉姣的熱情接待。在她的解說下,團隊成員了解到紅軍在綏寧的革命活動、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紅軍長征時期的遺留物品。其中最令團隊成員感動的是革命烈士劉彥文的一封家書。家書講述了劉彥文不顧家人的阻撓,誓死不為洗刷罪名而加入國民黨,義無反顧選擇加入共產黨,干共產黨事,光明磊落,無怨無悔的故事。“劉彥文前輩的事跡激勵我們年輕人從黨史學習中汲取革命精神養分,在新的征程中,不負時代,不辱使命。”講解員劉曉嬌說。

圖為解說員劉曉姣正在給古木青提團隊成員解說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 圖/童潔
行程途中,實踐團隊選址綏寧寨市古鎮老街,以拍攝網上主題團課的形式,回顧行程路途中的所見所聞,總結重走紅色路線上的成果與收獲。領學人羅進同學談到,“一件件彌足珍貴的展品、一張張微微泛黃的照片,不僅僅為我們講述了當年的故事,也記載著一個民族發展厚重的歷史和輝煌的瞬間,折射著一個政黨不斷壯大的發展歷程。”據實踐團隊調研了解,村里面的許多事業深受紅軍思想、長征精神的影響。村民們繼承和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以科學的發展觀作指導、加速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比如紅軍食堂、紅軍服飾都呈現蒸蒸日上的狀態。

圖為古木青提團隊成員的合影 圖/李茜平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秩秩薪火,幽幽華夏。傳承紅色文化,宣傳黨史教育,走好腳下的路,這群大學生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