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魅力陳家溝 全民太極拳”全民運動實踐調研三下鄉活動
7月14日的早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魅力陳家溝 全民太極拳”全民運動實踐調研團在隊長的帶領下,伴著晨風踏入溫縣的公園中。一進入公園,映入眼簾的便是溫縣人民們鍛煉身體的背影,大多數人都在練太極拳。這其中最顯眼的便是公園中央站臺上的一群孩子。孩子們抱著球,在教練的帶領下,一招一式學習著太極拳,稚嫩的臉上滿是認真與堅持。待他們訓練完畢,實踐團員走上前去采訪了教練關于孩子們學習太極拳的各項事宜。王教練介紹道,他的學生里最小的只有五歲,不論年齡多大,只要想學便可以來。王教練說他的太極拳班是由教育局和文體局共同牽頭決定的,是公益性質的,不收任何學費。暑期里辦太極公益班,既能響應國家雙減的號召,又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強身健體。原本學習太極拳需要買專門的球和統一的服裝,但在公益班里沒有任何要求,籃球足球等球類都可以,服裝也會得到相關部門的資助,家長不會有任何經濟負擔。王教練還說8月份時他們會在學校里開設太極班,校內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免費來學習。
稍作整頓后,實踐調研團前往溫縣文體局,找到牛局長。牛局長介紹說,在溫縣,太極拳從政府機關到人民百姓都在學習,練習太極拳已經在這里蔚然成風。他還向團員們介紹了太極拳的其他形式,如太極球、太極刀、太極棍等。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練習太極拳也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牛局長建議教育局文體局聯合起來,在小學也開設太極拳課程,把重視青少年健康健身運動的教育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今天的兩次采訪讓團員們切身體會到,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雖然明顯提高,但亞健康狀態卻普遍存在。身為大學生,我們要帶動大家了解并喜愛太極拳,響應國家全民運動的號召,促進全民健身的“大群體格局”形成。
7月15日早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魅力陳家溝 全民太極拳”全民運動實踐調研團前往陳家溝太極拳祖祠,更加深入的了解太極文化。祖祠是為紀念太極拳歷代宗師所建,院內的廣場兩側建有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銅像以及歷代太極拳宗師碑碣。祖祠附近是我國首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它坐落在八邊形高臺之上,正前方地面上是一幅太極圖案。博物館分兩儀堂、四象堂、文修堂、三省堂四部分,兩儀堂和四象堂采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哲學理論,突出了太極拳的哲學意味;文修堂與三省堂則是陳家溝陳氏兩個堂口的名稱,出自孔子的“修身治國平天下”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用這兩個陳氏堂口之名作為展廳名字,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寓意。所有展品圍繞太極拳的創編基礎、創編歷程、演變與流傳過程、拳理拳法武德要求以及歷代太極拳著述陳列展覽,使太極拳得到了脈絡分明、直觀深刻的展示。
在祖祠另一邊,有一條名為“祖師巷”的巷子,是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曾經住的地方,調研團在這里采訪了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國家一級拳師”、“太極十杰”之一、陳家溝太極拳“八大天王”之一的陳沖。調研團了解到陳家溝的人們大多從小學習太極,有著“習太極者,上至哼哼,下至能能”的諺語,由此看出太極拳的年齡跨度大,適用范圍廣。作為傳承人,陳沖每日會練習五個小時左右的太極拳,他建議作為日常鍛煉,每日堅持兩個小時就足夠,練習太極拳不僅能起到養身健體的作用,還能學習防身功夫,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生命層次。在太極拳教學中,對于為了強身健體的學員,會向養生、健身的層面引導,更多教導如何運氣、調息、內外結合;對于為了學習太極功夫的學員,就要讓他的底子打得扎實,要接受相對規范嚴格的訓練,包括體能訓練、套路練習、實戰演練等。陳沖表示,在推廣太極拳時結合傳統文化與國家大政方針,推動太極拳進校園、進社區,在社會上積極組織培訓活動,推廣太極拳,宣傳傳統文化,讓太極拳更好服務于社會。
作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魅力陳家溝 全民太極拳”全民運動實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