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美麗江蘇的重大戰略部署,東南大學成賢學院電子計算機與工程學院“分類無憂”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廣泛進行垃圾分類減量知識的普及和宣傳,與群眾面對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引導、示范和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培育綠色文化風尚,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觀館感受環保意義,堅定助力宣傳信心
為能夠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大團隊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與準確性,團隊組織部分隊員前往南京科技館進行參觀,切實感受垃圾分類的意義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參觀前,團隊部分成員搜集相關資料對場館展廳進行了解,針對性地選取與實踐主題貼切的展廳進行重點參觀學習。同時團隊隊員在現場引導市民進行填寫垃圾分類調差問卷,大部分市民都積極配合,表示很支持大學生開展這類宣傳實踐,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人效仿學習,值得點贊。
圖為實踐團隊在南京科技館參觀體驗。
圖為團隊隊員正在引導市民填寫調差問卷。
走進社區中心,將垃圾分類落實到行動中
團隊與古林社區取得聯系,在小區內開展清掃樓道、清理垃圾等實踐。經過社區安排,團隊對一棟居民樓進行全面清掃,先把樓道內的垃圾清掃干凈,用抹布擦凈樓道扶手,再用拖把將細小污垢清除。清掃完樓道,團隊隊員們還對居民樓周邊,如停車場、綠化帶等進行清掃,力行將垃圾分類知識落實到行動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意識。團隊希望廣大居民能夠深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及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圖為團隊隊員正在清掃樓道。
圖為團隊隊員在小區內清理垃圾。
宣講互動深入人心,垃圾分類勢必在行
團隊獲得社區支持,在古林公園舉辦垃圾分類宣講活動,并開展垃圾分類互動游戲,吸引了大部分居民與小朋友們。團隊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向居民們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讓他們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有趣的互動游戲、精美的獎品,無不讓小朋友們在游戲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團隊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普及,讓居民們把垃圾分類理念植入心中,豐富孩子們的環保知識,同時還教育引導孩子們從小事做起,行動起來,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
圖為團隊隊員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圖為團隊在古林公園開展垃圾分類互動游戲。
聚焦垃圾分類推廣,采訪社區了解現狀
為深入了解如今社區垃圾分類治理現狀,團隊有幸邀請古林社區衛生主任李主任接受采訪,為團隊調研答疑解惑。李主任接受團隊隊長采訪中表示,“自社區開展垃圾分類以來,我們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垃圾分類宣傳和督導工作,比如在轄區巡視督導居民按點位投放、到轄區的各個工作單位對員工進行垃圾分類的培訓教育,讓人人都知道垃圾分類的好處和必要性。如今,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也在逐漸提高。”通過采訪,團隊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古林社區在垃圾分類方面的治理,并從居民積極性與配合度發現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量變引起質變,讓居民們的垃圾分類意識根植內心。
圖為團隊隊員正在采訪古林社區衛生主任。
趣味科普小課堂,綠色“童”行共參與
團隊有幸與鳳凰街道團工委、華陽佳園社區聯系合作,為社區孩子們開展了一次有趣的垃圾分類小課堂,由隊長帶領同學們觀看垃圾分類的故事,為同學們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幫助同學們將垃圾分類知識更便捷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切身感受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理念,隊員們組織小朋友利用廢舊紙張布料進行拓印、扎染,既能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又能夠踐行垃圾分類環保意識。團隊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有效地幫助社區孩子們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進一步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助力青少年快樂成長。
圖為公益課堂上小朋友回答問題。
圖為團隊隊員正在幫助小朋友們完成拓印。
綠色中國,行動有我!本次實踐活動,“分類無憂”實踐團隊基于調研,推進宣傳工作,在江蘇省南京市開展了一系列宣傳調研活動。團隊始終致力于垃圾分類減量知識的普及和宣傳,面向群眾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引導、示范和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新時代青年,有責任有義務踐行垃圾分類行動,以實際行動扮靚家鄉,為祖國綠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