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傳薪火,黃河蜿蜒詠流長
“精益求精”傳薪火,黃河蜿蜒詠流長
文/刁子庚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把黃河文化和生態治理擺在了重要位置。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保護和治理黃河生態,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團委與“精益求精”實踐團隊積極響應暑期高校大學生“三下鄉”的活動號召,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本次實踐團隊分為青島、濟南、濱州、寧夏四個分隊,分別在山東、河南、寧夏等多省共22個地點協同開展。
為進一步了解黃河流域發展現狀,全面調研黃河水質狀況。“精益求精”團隊走訪黃河山東水環境監測中心,并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學習水質檢測方法。團隊通過實地走訪,對黃河流域水土情況進行了初步判斷,圍繞黃河流域展開了橫跨三省的水質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相關論文文獻數據比較,發現整體較以前有明顯改善,污染治理效果可觀,且入海口水域水質保護成果最為明顯。團隊在檢測分析過程中與指導老師、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助力黃河水質向善向好發展。
實踐團隊不僅具有充分的實踐操作,同時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團隊成員們前往寧夏銀川市地質博物館、黃河龍澤園等地學習黃河相關文化,充分了解黃河文化知識。在黃河文化宣傳中,實踐團隊多項并舉,既舉辦了線上考古文化交流會,還在黃河三角洲農業創新中心考察了新型農業的發展方向,與濱州學院附屬小學的學生們共同在黃河樓開展有聲有色的社會實踐,積極有效地推進團隊的黃河文化宣傳。這些活動活化了黃河文化宣傳和教育的場景,探索治理黃河的生態智慧和文化傳承經驗。
此次社會實踐,團隊針對黃河流域進行了區域性實質性的調研,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習、宣傳黃河文化,另一方面對黃河上、中、下游的水質進行檢測。截止目前,我們團隊的社會實踐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應,收到了若干單位的感謝信,并在各大媒體發表實踐活動宣傳稿300余篇。關于此次黃河流域的水質檢測團隊已遞交審核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相關水質檢測報告一篇。綜上,此次社會實踐成果顯著,效果理想,意義重大。
人民治黃七十余載,大河安瀾,水患彌絕;尾閭通暢,區域安寧;水潤綠洲,強國富民。我們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領航人,將把這份榮譽感帶進日常學習中,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立足專業優勢,服務黃河戰略,擔當起黃河治理這份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青春活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貢獻青春力量。
校對/袁舒琪
作者:刁子庚 來源:社會實踐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山西大學生讓非遺技藝年輕態
- 5月16日,2025山西省大學生“非遺正青春”校園演說大賽特色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學音樂廳圓滿落幕。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