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學子三下鄉:社會課堂詮釋實踐意義
中國青年網南陽6月21日電 (通訊員:張晗 苗建嬌 洪夢肖)6月 21日,河南科技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三下鄉實踐團隊的青年學子在做了充分準備后,不畏炎熱,來到周口市鹿邑縣開展以“于市場麥地,了解民情民生”為主題的三下鄉實踐 關注菜市場和莊稼收成和疫情下的民眾生活。
已經有幾年過去了,可是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疫情與我們的生活,與商販,與經濟,與國家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放假的這段時間,我們以小組的形式一起深入菜市場以及鄉村等地方去了解疫情對她們生活的影響,對疫情下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體會。
我們來到家家戶戶生活必去的買菜場所,正值炎炎夏日,馬路上的柏油路甚至都被曬化?墒,賣菜的阿姨,叔叔,還是和往常一樣在道路兩旁擺起自己的小攤 賣肉的叔叔也早已將今日需要售賣的豬肉掛了出來。盡管太陽高高掛起,天氣蒸熱,可是,他們仍邊扇著扇子邊吆喝著自己的商品。盡管如今各種軟件,快遞很發達,像多多買菜,淘菜菜等備受人們青睞,可是,她們仍然堅守自己的陣地,無論炎熱下雨與否?吹剿麄儯揖蜁谙;“毫無疑問,他們是做父母的,忍受惡劣環境無疑是為了生活,每個人都在努力面對生活,自己是否真正努力應對生活中的困難了呢?”

圖為小組成員詢問攤主蔬菜價格及今年市場。中國青年通訊員 張霖 攝
走著走著,我們走到了一個西瓜攤,我們過去和那個叔叔交談,他熱情的招呼我們,并且切一小口西瓜讓我們嘗嘗他說。他告訴我們雖然西瓜香甜,但是由于天氣太熱還有疫情的原因西瓜無法到更遠些的地方售賣,有一部分只能在這里降低價格來賣。不免想起,疫情對他們的生活的影響,勤勤懇懇可也難免會有所影響,內心泛起心疼,當時內心真的很希望疫情能夠快速消散,國泰民安,經濟增長,百姓樂道。

圖為小組成員向果農詢問西瓜價格及收成。 中國青年通訊員 張霖 攝
來到鄉村,今年的河南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炎熱,僅僅六月份,溫度都已經達36度,37度。我們去的時候,所經過的路上都有人工支管,大家在地里澆地,管子噴射出來的水花,有著一定的弧度,大爺們雖然拿著手巾擦汗,可是卻是異常高興地見到我們問他們,他們高興地談起莊稼的長勢,收成等等。得知今年小麥的長勢和售價都格外喜人,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微笑,互相為今年的收成喝彩。他們的笑臉久久不曾落下,我忘不了那個熱鬧的場面,那些話語,就像最美的歌一直盤旋在腦海中。

圖為大家在田里收糧食。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文非 攝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深深了解到普通民眾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理解到習主席所言:“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他們堅守自己崗位的執著,以及勤勞,熱情,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無論學業抑或生活都要這樣,他們向我們詮釋了中國人的獨特魅力。能夠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我深感榮幸。它讓我們走出校園,感受社會大課堂的洗禮,讓我們有機會以實際行動去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