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學院三下鄉:踐行防疫精神,感悟青春風采
7月30日,開封市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主城區于7月31日實施了管控,城市隨即進入了靜默狀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返鄉大學生,看到團區委發布的核酸檢測青年志愿者征集公告后,我積極響應禹王臺區團委的號召,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青年志愿服務,成為了禹南社區一名光榮的防疫志愿者。

圖為志愿者幫助居民了解核酸流程。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蓓妍 供圖
因在去年寒假期間,我就在禹南社區區繁塔街道參與了志愿服務,當時負責排查來往車輛健康及行程信息,所以今年我再次戰“疫”,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和信心。但是,與去年的值班站崗不同,我們面對的是發生在身邊的更嚴峻疫情,接受的是完成全員核酸檢測這一更有挑戰的任務。從8月1日起至8月3日,全市展開為期三天的全員核酸檢測,每天從凌晨5:00準時開始到上午9:00結束。我作為志愿者,需要在核酸檢測開始前做好準備并到位,于是在天光破曉之前,比太陽更早出現并閃耀的是志愿者們的紅馬甲、紅袖章!

圖為志愿者協助居民掃描場所碼。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蓓妍 供圖
天還未亮,掛著有“防疫衛士”四個字的紅袖章,拿著社區場所碼,我開始維護秩序,負責監督居民正確佩戴口罩、排隊保持兩米間隔、掃描場所碼,并幫助一些不會操作智能手機完成掃碼的居民解決問題。天光大亮時,我們的任務才進行到一半,隊伍中凡是穿著隔離服、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都已經大汗淋漓,我主動請纓,換上隔離服,開始負責居民信息輸入。將相機框對準健康碼或者身份證、掃描、核對、保存、封管……一系列動作從得心應手漸漸變得機械,我也在悶熱的隔離服下真正體會到防疫工作者的不易。其實沒多久,我就感覺到耳后已經被防疫口罩勒出一條印子來,汗水一部分順著防護面罩的邊緣往下流、滴到了面前的桌子上,一部分順著額頭和眼角往下流,模糊了我的眼眶,但想到穿著比我更厚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們還在堅持,我使勁眨眨眼,表示還能繼續。

圖為志愿者幫助錄入居民身份信息。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蓓妍 供圖
從披星戴月開始做準備工作,直到烈日當頭完成工作,在短短幾個小時中,我協助工作人員完成了社區內近千名群眾的核酸采樣工作。接下來幾天都是如此,工作中,我親眼看見醫護人員熱到中暑才不得已脫下防護服,親眼看到他們早被汗水浸濕的衣褲,親眼看到群眾們的互相理解和對工作的支持,我更是親身體驗到了社區工作人員、醫護工作者的艱難與辛苦。

圖為志愿者與醫護人員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蓓妍 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給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的回信中說到“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這句話對于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我們也同樣適用,疫情防控關乎到每一個人,我們要以自己的方式發光發亮。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要樹立遠大理想、有信仰、有信心、有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燈塔,決定著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指揮著我們的實際行動,更關系著我們人生目標的選擇和人生價值的實現。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在疫情面前只當看客,要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沖鋒在前,戰斗在前,堅決打好這場戰“疫”的攻堅戰。
“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作為一名正值青春的大學生,我認為能用自己的微微星光照亮他人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也愿更多青年投身于疫情志愿服務,點點微光,終聚成炬! (通訊員:張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