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化學工程學院三院聯合組建的“贛風青行”社會實踐隊深入江西省吉安市大洋洲鎮,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們追尋紅色足跡,深入基層群眾,通過具體行動傳承革命精神,體察國情民情,展現青年擔當。
一、緬懷英烈祭忠魂,紅色基因永賡續 實踐首站,師生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蒼松翠柏掩映的烈士陵園。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全體師生整齊列隊,向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們默哀致敬,寄托著后輩無限的哀思與崇高的敬意。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要銘記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將這份熾熱的紅色信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偉大的革命精神在新征程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圖為實踐隊員與老師們向烈士們默哀致敬
二、銀發丹心話崢嶸,青春薪火代代傳 實踐隊員們帶著濃濃的敬意,深入村戶,拜訪了一位黨齡悠久的老黨員。青年學子們圍坐在老前輩身邊,聆聽他講述激情燃燒的奮斗歲月與矢志不渝的入黨初心。老黨員輕撫著學生的手臂,目光堅定而充滿期許:“看到你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國家就更有希望!一定要珍惜時光,學好本領,堅定不移跟黨走!”這份跨越時光的殷切囑托,深深烙印在每位學子的心田。
圖為實踐隊員們傾聽老黨員分享故事

=
圖為實踐隊員與老黨員合影留念
三、光影重溫家國史,鄉間田野潤心田 在7月7日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實踐隊員們在村中開闊的廣場架設起放映設備,為村民們放映了經典抗戰影片《七七事變》。夏夜微風輕拂,光影流轉間,盧溝橋的炮火、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先烈們同仇敵愾的英勇抗爭,在銀幕上震撼重現。村民們圍在一起,專注地觀看,神情凝重而莊重。影片中那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仿佛穿越時空,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弦,引發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放映結束時,廣場上一片靜謐,歷史與現實的回響在鄉村的夜空下久久回蕩,仿佛在訴說著今天的和平安寧,正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珍貴成果。
圖為實踐隊員們組織并陪伴村民觀影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實踐隊員們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更是一次觸及靈魂深處的精神洗禮和信仰淬煉。江西師范大學“贛風青行”社會實踐隊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青春交響曲,這曲融匯了“革命紅”的忠誠底色、“奉獻金”的溫暖亮色與“鄉土綠”的青春活力,不僅彰顯了當代青年與祖國同呼吸、與時代共奮進的擔當精神,更譜寫了青春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砥礪前行的嶄新篇章。
作者:周思含、葉方怡、童旋、李陶、何昊陽
學校: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