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涼山,陽光熾熱,卻掩不住山鄉間涌動的溫暖。7月3日,西昌學院外國語學院“索瑪花開·健康未來”志愿服務隊帶著責任與熱忱,深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中所鎮陶家營村,開展了一場以“禁毒防艾進鄉村,健康守護潤童心”為主題的禁毒防艾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場跨越山鄉的健康之旅,既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更是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珍愛生命”的種子,在村民心田厚植“主動防范”的意識。
以“手作”為橋,為兒童點亮健康啟蒙之光
陶家營村的午后,蟬鳴與笑聲交織。一群身著色彩斑斕服飾的孩童圍坐在志愿者身旁,面前擺著鮮艷的紅絲帶與彩線——這是志愿服務隊特別設計的“巧手編織課堂”。“小朋友們知道嗎?紅絲帶不僅是愛的象征,更是對抗艾滋病的小衛士!”志愿者一邊示范編織技巧,一邊用童趣的語言講解毒品與艾滋病的危害。孩子們專注地穿針引線,指尖躍動著對“健康”的初認知;志愿者還以故事為引,用彝漢雙語講述真實案例,讓“拒絕毒品、遠離艾滋”的理念像一顆顆種子,在孩子們純真的心里生根發芽。“老師說,紅絲帶系在手上,健康就系在心上!”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舉著自己編織的紅絲帶,眼睛亮晶晶的,這一幕,讓在場的志愿者深受觸動。
以“宣講”為帆,為村民筑牢健康安全屏障
除了孩子,村民的健康需求同樣牽動著志愿者的心。在村活動室旁的空地上,一場“接地氣”的科普宣講正在進行。“阿婆,這個宣傳冊上寫了,陌生人給的東西可不能隨便收!”志愿者用方言耐心講解,村民們圍坐成圈,有的認真翻看手冊,有的主動提問:“吸毒對身體到底有啥子危害?”“艾滋病能不能預防?”志愿者結合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禁毒防艾知識,還發放了精心制作的“健康明白卡”。此外,隊員們分組走村入戶,與村民拉家常、做問卷,深入了解當地禁毒防艾知識普及現狀。“以前總覺得這些離我們遠,今天聽了講解才曉得,防范要從身邊做起!”村民握著志愿者的手說。
以“實踐”為證,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健康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心與心的靠近。志愿者與村民的合影里,笑容跨越了語言的隔閡;孩子們追著志愿者跑的場景,成了山鄉最動人的風景。正如活動結束時,一位志愿者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紅絲帶和科普知識,更是讓‘健康’二字扎根鄉村的信念。”而那面印著紅色愛心、見證活動圓滿的黃色旗幟,正隨風飄揚在陶家營村的上空,訴說著“索瑪花開·健康未來”的溫暖故事。
鄉村振興,健康先行。西昌學院外國語學院“索瑪花開·健康未來”志愿服務隊用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讓青春在服務鄉村中綻放絢麗之花。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健康”為筆,以“知識”為墨,在更多山鄉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絢爛篇章。(作者單位:西昌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姓名:鄧宏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