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水利事業是民生事業。為了響應國家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號召,激發對水利科研事業的熱愛,7月10日,河海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學院國家水網與智慧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調研實踐團赴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深入了解水利科研的脈動。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正門 宋天浩攝
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了南科院精心組織的系列高水平科普講座。巖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鐘啟明正高級工程師關于《高土石壩潰壩模擬理論方法及應用》的分享,以及水文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王宗志正高級工程師對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的深入淺出闡釋,均緊扣國家水網安全與智慧防災的關鍵技術,內容專業精深、案例生動詳實,極大拓寬了實踐團成員的專業視野,也讓實踐團成員對國家水網建設和防災減災領域的科技創新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南科院副所長鐘啟明講話 宋天浩攝
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總工程師、南科院大壩安全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盛金保正高級工程師所作的《水庫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講座,系統介紹了水庫安全管理的核心挑戰與先進應對策略,為實踐團關注的“智慧防災減災”主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水庫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講座 宋天浩攝
在座談交流環節,實踐團成員與南科院研究生院負責人及各培養部門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研究所的代表重點介紹了其研究方向、重大科研平臺、創新團隊以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所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實踐團成員就國家水網構建、智慧水利技術應用、防災減災科研方向、研究生培養模式等關心的問題踴躍提問,與專家們展開了熱烈討論。南科院深厚的科研積淀和面向國家需求的鮮明導向,深深吸引了河海學子,不少實踐團成員表達了未來在此深造、投身水利科研事業的強烈意愿。
通過此次深入南科院的調研實踐,河海大學國家水網與智慧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調研實踐團的成員們不僅獲取了水利科研前沿的科技知識,對國家水網戰略和智慧防災減災技術有了更系統的認知,更切身感受了國家級水利科研機構的創新氛圍與使命擔當。南科院專家們的嚴謹治學、無私奉獻,以及那些服務于國家重大工程的“大國重器”,都在青年學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進一步點燃了他們鉆研水利科學、服務國家水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
這是實踐的開始,也是挑戰的開端。實踐團成員定將秉持著“天下有溺猶己溺”擔當與胸懷,踐行“艱苦樸素、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訓精神,將此行所見所學內化為前進動力,夯實專業基礎,瞄準科技前沿,立志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