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這為農村健康養老指明了方向,促使其圍繞農村養老服務需求,培養更多適應農村養老事業發展的專業人才,推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2025年7月1日,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赴石魚村基層服務小分隊積極響應新征程的號召,奔赴石魚村開展了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健康護航,精準檢測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大多數老年人都愿意待在農村生活,但對自身基礎生理數據監測卻不規律。針對這一現狀,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為村里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在測量過程中,志愿者們詳細記錄血糖血壓數據,針對測量結果為老年人進行初步的健康指導 ,幫助老人們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知識傳遞,科學養生
在完成健康檢測后,志愿者們開展了健康知識宣講活動。“血管就像水管一樣,當管子變厚或者收縮,但是里面的水量不變,那么水對水管的沖擊力就會變大,這就是高血壓……”,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人們普及糖尿病和高血壓是什么、為什么、預防措施、日常飲食健康要點、合理運動建議等知識。同時,幫助老人們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掌握科學的養生方法,讓老年人知道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
問卷調查,聚焦健康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狀況,志愿者們還開展了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工作。通過與老人們面對面交流,填寫問卷,深入了解他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心理壓力、情感需求以及身體健康問題,為后續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服務提供依據。通過問卷分析,志愿者們發現大多數老年人患有三高,這引起了許多并發癥如心臟病、腦梗等;村中老年人兒女外出務工,導致大多數老年人因兒女不在身邊感到孤獨。
入戶訪談,傳遞溫情
志愿者帶上米、油跟隨村干部去到了何奶奶家和蒲爺爺家。何奶奶與她的女兒王紅梅女士相依為命,王阿姨患有尿毒癥、糖尿病等多種疾病,需長期透析治療,費用開銷大,。由于尿毒癥引起視網膜脫落,腿腳也不方便,只能在輪椅上度過,沒有勞動能力,全部的生活開銷都壓到了何奶奶身上。蒲爺爺是一位獨居高齡老人,走進爺爺家映入眼簾的是一臺占了整個屋子一半的縫紉機,家中雜物多,空間狹小,對于一位高齡老年人來說這是十分不利的,可以看出農村還未普及防跌倒設施。通過入戶訪談,讓志愿者們進一步認識到現在農村養老、醫療的需求之大,這也對貫徹落實黨二十大對農村養老的實施提供了實踐方向。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石魚村的老人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也讓青年志愿者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更加堅定了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赴石魚村基礎服務小分隊成員走養老行業的信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農村養老專業貢獻了青春力量。未來,志愿者們將繼續關注石魚村的發展,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讓青春在農村養老行業的道路上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