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陶泥土,千般藝術魂,為了進一步推動泥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淮北師范大學“塑出淮北魂,傳承非遺根”三下鄉泥塑文化之旅社會實踐團隊于2025年7月3日上午前往濉溪古城淮北泥塑民俗藝術館,參觀省級非遺“淮北泥塑”代表性傳承人李建東的工作室,深入感受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抵達傳承人李建東的工作室后,一股歷史的深沉質感撲面而來,團隊成員們瞬間被眼前琳瑯滿目、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所吸引,它們或細膩溫潤,或粗獷大氣,線條流暢自然,輪廓生動鮮活,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巧思,紋路清晰可辨,層次豐富立體。這些作品仿佛有著生命一般,靜立于展臺之中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傳遞出傳統技藝的質樸與厚重,展現了泥塑藝術的博大精深。

淮北泥塑代表性傳承人李建東老師熱情地歡迎團隊成員們的到來。在采訪環節,李建東老師首先為團隊成員們詳細介紹了泥塑藝術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以及在當地的傳承情況,其次,他也講述了自己與泥塑之間的故事,以及多年來堅守這份技藝的點點滴滴。從他的細致闡述中,團隊成員了解到,泥塑作為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接著,團隊成員就泥塑非遺技藝傳承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與李建東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后,李建東老師在現場展示了泥塑制作的基本工序與技巧。從摔泥、揉圓、塑形到最后的修整,只見李建東老師雙手靈活地捏、搓、揉、壓,一塊普普通通的泥土在他手中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隨著他指尖翻飛,泥塑的輪廓漸漸顯現。遇到需要精細處理之處,刀鋒輕輕劃過泥面,帶出淺淺的凹槽,瞬間讓泥塑增添了靈動的神韻。在整個過程中,他的眼神始終專注,仿佛手中的泥土已然有了生命。每一次按壓、每一次雕琢,都是與作品的無聲對話。最終,一塊平凡的黃土在他的指尖蛻變成了富有溫度與靈魂的模樣。團隊成員們目不轉睛地盯著李建東老師的每一個動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李建東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團隊成員親身經歷了泥塑制胚的整個過程。從選土、揉泥、拉胚,再到塑造形狀、最后進行修整,每一個步驟都既充滿挑戰,又蘊含著歡樂。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用心雕琢著自己心中的形象。起初揉泥時,他們還摸不著門道,不知該如何下手;但隨著不斷嘗試,輕重交替之間,指尖下的輪廓漸漸顯現。盡管初次嘗試的作品稍顯稚嫩,可每一件都飽含著團隊成員們的努力,以及他們對泥塑藝術的熱愛。
通過此次非遺泥塑的學習之旅,團隊成員深切體會到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深刻認識到泥塑并非僅僅是形狀的簡單堆積,而是將自身的耐心、專注以及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理解,都融入到一抔泥土之中。泥塑藝術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其獨特的造型和生動的表現力上,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與歷史記憶。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肩負著責任,也承擔著義務去傳承和弘揚傳統手工藝,讓這些古老的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