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社區兒童的暑期生活,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與動手能力,7月9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青禾逐光”社會實踐團隊攜手揚州市邗江區汊河街道高橋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普法教育與趣味手工相結合的形式,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成長。
早上的活動以普法教育為核心。講課開始前,揚州市司法局的老師前來指導,用生動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講授法律小知識,重點區分了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的界限。老師通過具體案例舉例,比如逃課、欺負同學屬于不良行為,而偷竊、故意傷害等則可能構成犯罪,讓孩子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堅決不可以做的。講解結束后,老師為孩子們發放了精心準備的小禮物—《民法典》小冊子和文具盒,鼓勵他們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隨后,志愿者單小翎開展“志愿普法春風送”課程,進一步為孩子們講解犯罪行為的危害、《民法典》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及其應用場景,比如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校園安全等,并詳細講解了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求救方法,幫助孩子們筑牢安全防線。
(圖為7月9日,司法局老師為孩子們發放了精心準備的小禮物。丁夢晗供圖)
下午的活動充滿了歡聲笑語,志愿者丁夢晗帶領孩子們開展涂石膏娃娃的手工活動。現場準備了海綿寶寶、奧特曼、玉桂狗等多種孩子們喜愛的卡通造型石膏娃娃,以及五顏六色的顏料和畫筆。志愿者們積極地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創造屬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孩子給奧特曼涂上了五彩斑斕的衣服,有的給玉桂狗加上了黑色的皮膚,還有的為海綿寶寶設計了綠色的花紋。手工工程中,孩子們專注地投身于自己的創作中,教室里不時傳來陣陣討論聲和笑聲。活動最后,小朋友們開心地舉起自己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定格下這份充滿成就感的瞬間。(圖為7月9日,小朋友們開心地舉起自己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周書屹供圖)
團隊負責人總結道:“本次活動將普法教育與趣味實踐相結合,既讓孩子們學到了實用的法律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又通過涂石膏娃娃活動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未來,‘青禾逐光’社會實踐團隊將繼續攜手社區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