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學院精神之 “扎根”:教育初心與地方服務的堅守
摘要:本論文圍繞泰州學院 “扎根” 精神展開研究,闡述其歷史淵源與內涵。通過分析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實踐,揭示 “扎根” 精神對學校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發展的重要意義,為高校扎根區域辦學提供參考。
一、引言
大學精神是高校發展的靈魂,泰州學院 “扎根、深耕、勇闖、善創” 的精神體系中,“扎根” 精神作為基石,奠定了學校辦學的基調。探究 “扎根” 精神,有助于理解學校與地方共生共榮的發展邏輯,明確其在新時代高校建設中的價值。
二、“扎根” 精神的歷史溯源與內涵解析
泰州學院起源于 1941 年的泰興鄉村師范學校,首任校長劉伯厚 “為國家和民族需要而辦學” 的理念,成為 “扎根” 精神的源頭。在戰火紛飛中建校,本就體現出教育服務國家、扎根土地的使命擔當。歷經歲月沉淀,“扎根” 精神演變為扎根地方、服務社會的堅定信念,它要求學校立足泰州,將自身發展融入地方建設之中。
三、“扎根” 精神在人才培養中的實踐
(一)師范教育的堅守
作為學校的傳統優勢領域,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師范專業,傳承百年師范精神,采用 “全程實踐 + 雙導師制” 模式。每年為泰州及周邊地區基礎教育輸送大量優秀教師,許多畢業生扎根基層學校,成為教育骨干,為地方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地方需求對接
學校開設機器人工程、生物制藥等應用型專業,與揚子江藥業等 200 余家企業共建實習基地。專業設置緊密圍繞長三角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等地方主導產業,培養的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投身地方產業發展,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
四、“扎根” 精神在學科建設與科研服務中的體現
在學科建設上,形成 “師范底色 + 應用亮色” 的學科矩陣。生物工程、機械工程等應用型學科,針對地方產業技術需求開展研究;教育學等師范類學科,聚焦地方基礎教育改革。科研成果轉化也注重與地方企業合作,解決企業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推動地方產業升級。
五、“扎根” 精神的價值與意義
“扎根” 精神讓泰州學院與地方建立起緊密聯系,提升了學校在地方的認可度,為學校發展贏得更多資源與支持。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與智力支撐,實現了高校與地方的協同發展,為其他高校扎根區域辦學提供了借鑒。
六、結論
泰州學院的 “扎根” 精神,是其立足地方、服務社會的核心精神力量。在未來發展中,學校應繼續深化 “扎根” 理念,不斷加強與地方的融合,為地方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作者:陳思涵;吳鈺清;許可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