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攀比心理
在經濟迅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21世紀,伴隨著人們的不僅僅是生活條件的提高,思想的變化,還帶來了一些盲目與他人攀比的不良心理。作為接受了新生活的大學生也是難逃“攀比惡魔”的魔爪。例如比吃喝,比家庭,比穿戴,比手機,比電腦等等現象已在大學生蔓延開來,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所謂虛榮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
在大學生中攀比心理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的方面,穿衣的牌子,吃喝的檔次高低。典型的就是現在大學生的蘋果套裝:蘋果手機、蘋果電腦、蘋果平板。很多來自家庭不大富裕的同學也要求家長買這些物件,只是為了不讓同學看不起自己。
一、攀比心理的產生原因
(1)社會的大環境是大學生攀比心理滋生的原因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騰飛,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值得提高。各種優秀的品牌為人們所喜愛和追求,有了喜愛通過交流就會產生攀比心理。
(2)大學生相互之間的攀比
有些大學生擁有好面子,炫耀求異以及從眾心理。大學生是前衛時尚的代言人,他們想要以一種富足的生活狀態來向他人展示自己,他們不想再外在看起來輸于任何人從而提高他自己在集體中所占有的地位。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大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是大學生為了更好地融入他人或集體生活而采取的錯誤的消費,從眾消費是盲目消費的典型。
(3)父母從小的教導
不少家長從小就教育小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什么都是最好的,一味的溺愛孩子,孩子要的家長都盡量滿足,家里的消費支出很大部分上都在孩子身上。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助長了大學生們的攀比心理。
三、減輕攀比心理的方法
(1)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有義務幫助學生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所以在教授專業課的同時也需要開設思想道德與法制這門學科,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2)克服攀比心理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學生自身
大學生自身就應擺正心態,該保持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生活中拒絕鋪張浪費,不盲目追求物質的享受,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把追求外在美變成追求內在美。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的學業中來,努力提高自身的內在學識修養和能力才能將自己在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3)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
現在說家長要從小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可能對于大學生來說有點晚。但在幫助改正孩子的不良攀比習慣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不要過于溺愛孩子,給予正常的生活費即可。
作為學生,現在的所購買的物質產品都由父母買單,家庭的消費能力不代表個人的消費能力,起點近不代表不會被彎道超車。將目光放在提升個人能力上,才是現在最值得最應該做的事。評價一個人,交朋友也應該更看重內涵,而非外表。
作者:虞可欣 楊麗婷 張瑩 謝敏靜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我的“00”年
- 文章主要以“我”的角度,描述近年來中國農村的建設和大變化;講述了一個大山的娃懷揣夢想如何翻越“十萬大山”去往學校的故事。
- 12-06
- 我們為什么聊不下去
- 泄密者往往比常人更晚意識到人們的虛偽,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比較天真。
- 11-09
- 人際關系失調導致社交心理障礙
- 冷漠是個體遇到挫折后的一種防御手段。當一個人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表現出漠不關心的心態,以來保護自己。
- 11-09
- 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
- 大學生要增強心理衛生意識,學習一點心理衛生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就等于把握了心理健康的鑰匙
-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