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不敢”
《明史·雜俎》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向大臣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什么樣的人最快活?眾人各抒己見,都不能令朱元璋滿意,這時,一名叫萬鋼的官員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聽后,龍顏大悅,連聲叫好。
“不敢”,它的深層含義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線,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本色。和“不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人的“敢”,不該辦的事敢辦,不該拿的錢敢拿,臺上講廉政臺下搞腐敗,置黨紀國法于不顧,結果落得身敗名裂。
勇于“不敢”,與怯弱是不同的,它不是畏首畏尾,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深謀遠慮,審時度勢。
它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
時間:2023-05-0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勇于“不敢”
- 什么樣的人最快活?眾人各抒己見,都不能令朱元璋滿意,這時,一名叫萬鋼的官員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
- 05-05
- 眼力與氣度
- 袁紹的軍力雖超過曹操,但不善于識人用人,最終不僅大敗,還吐血身亡。
- 05-05
- 孔子的“失信”
- 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這句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
- 05-05
- 抽走怒氣的木柴
- 在一個大雪天里,他在家中宴請賓客,直至夜深還未散席。
- 04-26
- 水可以飛
- 一位秀才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均落榜,他心灰意冷,執意不再參加考試,這讓家里人很著急。
- 04-26
- 隨它去了
- 唐代的藥山惟儼禪師,山西絳州人,俗姓韓,17歲出家,嚴持戒律,博通經論。
- 04-26
- 遇到困難,低頭看
- 皇帝要從兩名優秀的武將之間選拔一位大將軍,他指著皇宮旁的懸崖,出了一道題
- 04-26
- 孔子的識人哲學
- 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