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走怒氣的木柴
北宋仁宗時,潞國公文彥博在成都任益州知府。
在一個大雪天里,他在家中宴請賓客,直至夜深還未散席。
在外等候的隨從士兵中有人大發(fā)牢騷,拆掉了井亭,并燒來避寒。
一位軍校將此事報告了文彥博,席上的賓客聽完之后,個個嚇得直打戰(zhàn)。
但文彥博卻神色自若,鎮(zhèn)定地說:“天氣也確實冷,他們拆了去烤火也無可厚非。”說罷照舊飲酒。
隨從的士兵們知道后就泄了氣,再也沒有找借口鬧事。
第二天,文彥博查清了是誰先動手拆井亭,便把此人杖責(zé)一頓押送走了。
怒氣就像是火,越去挑撥它就越燒越旺,如果抽去木柴,就會自然熄滅。
同樣一件事,處置適當(dāng)可以消弭禍亂,不當(dāng),則會引發(fā)禍端。
臨大事靜氣為先,遇險灘寧靜致遠。
時間:2023-04-26 作者:多彩大學(xué)生網(wǎng) 來源:多彩大學(xué)生網(wǎng) 關(guān)注:
- 抽走怒氣的木柴
- 在一個大雪天里,他在家中宴請賓客,直至夜深還未散席。
- 04-26
- 水可以飛
- 一位秀才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均落榜,他心灰意冷,執(zhí)意不再參加考試,這讓家里人很著急。
- 04-26
- 隨它去了
- 唐代的藥山惟儼禪師,山西絳州人,俗姓韓,17歲出家,嚴(yán)持戒律,博通經(jīng)論。
- 04-26
- 遇到困難,低頭看
- 皇帝要從兩名優(yōu)秀的武將之間選拔一位大將軍,他指著皇宮旁的懸崖,出了一道題
- 04-26
- 遠處識人的哲理故事
- 明代永樂年間,有一個叫萬咸的人,在知府手下當(dāng)差。
- 04-26
- 放手的歷史小故事
- 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韓愈在京城與獨孤申叔打賭,贏下了他的一幅人馬圖卷。
- 04-26
- 尋常生活出道理
- 孔子多次在水邊給學(xué)生上公開課,見到現(xiàn)實的場景,便小題大做,展開他滄桑的心路。
-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