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一條退路
劉邦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因病,傳旨誰都不接見,一連數日,許多事情都不得奏報,文武百官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進宮見駕。
將軍樊噲很惱火,闖進宮去,一直來到皇帝床前,高聲道:“想當初,您在沛縣起兵時,何等英雄氣概,今天下已定,精神反而如此不振,您重病不與大臣商議國家大事,整天只和一兩個太監待在深宮里,難道您忘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時,宦官趙高假造遺詔,殺害公子與文武大臣,禍亂天下之事嗎?”
劉邦聽罷翻身起床,馬上召見群臣,商議大事。
當得意時,須尋一條退路,然后不死于安樂;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后可生于憂患。
時間:2023-02-08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尋一條退路
- 劉邦做了皇帝以后,有一次因病,傳旨誰都不接見,一連數日,許多事情都不得奏報,文武百官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進宮見駕。
- 02-08
- 畫一扇窗
- 那一年,國畫大師黃永玉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住在“芥末居”。那是怎樣的一間房子?不但陳舊,蛛絲網結,而且四壁連一扇窗戶也沒有,
- 02-08
- 對沒來到的事不要想太多
- 有一家人賺了一點小錢,然后商量買個騾子來馱運東西,太太就問是買公的還是買母的,先生說買母的比較好,因為母的會生小的。
- 02-08
- 云朵與大象
- 輕飄飄的云朵悠然地浮在天上。看上去,它們似乎薄如蟬翼,輕如絲紗,實際上,有些云朵重達100萬噸,這相當于10萬頭非洲大象加起來的分
- 02-08
- 止謗的妙招
- 西漢文帝時期,大臣袁盎個性剛直,極有才干,被時人稱為“無雙國士”。一個叫趙同的太監仗著文帝的寵信,不止一次地在皇上面前中傷袁盎
- 02-08
- 智退銀燭
- 明朝天順年間,河南布政使豐慶為官清廉,經常到下面的各個州縣走訪,調查百姓生計,看看地方官員是不是稱職。
- 02-08
- 老狐貍哲理故事
- 狐貍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于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
- 02-08
- 雨本無聲
- 一個雨天,小沙彌問老和尚:“師父,好些人的生活都磕磕絆絆,一點也不順利,我想著就難過啊。”
-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