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來到的事不要想太多
有一家人賺了一點小錢,然后商量買個騾子來馱運東西,太太就問是買公的還是買母的,先生說買母的比較好,因為母的會生小的。
太太就說不要了,生小的我們也養不起。
這時他們的大兒子就開口了,生了小騾子,我要先騎著到處跑。
二兒子聽了很不高興,對哥哥說,你騎著到處跑那我怎么辦呢。兩人為了到底誰騎小騾子的事爭執不下,最后商定兩個人一起騎。
父母又不樂意了,小騾子兩個人一起騎,把它腰給壓折了,那長大了怎么用。
全家人就吵成一團,這時候來了一個親戚,問你們爭什么。他們就說在爭到底該買一頭母騾子還是公騾子,生了小的怎么辦。那個親戚就說不用爭,騾子本就不會生小騾子的。
在沒有認清這個事實真相之前不要想太多,對沒有來到的事情不要想太多。
有些事情不會因為我們的想法運轉。
我們可以這樣去設計它,可以照這樣的方向去努力,但最后的結果成為什么樣,不是我們現在用想象就可以想象出來的。
我們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一些還看不到結果的假設上做無用的想象。
時間:2023-02-08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對沒來到的事不要想太多
- 有一家人賺了一點小錢,然后商量買個騾子來馱運東西,太太就問是買公的還是買母的,先生說買母的比較好,因為母的會生小的。
- 02-08
- 云朵與大象
- 輕飄飄的云朵悠然地浮在天上。看上去,它們似乎薄如蟬翼,輕如絲紗,實際上,有些云朵重達100萬噸,這相當于10萬頭非洲大象加起來的分
- 02-08
- 止謗的妙招
- 西漢文帝時期,大臣袁盎個性剛直,極有才干,被時人稱為“無雙國士”。一個叫趙同的太監仗著文帝的寵信,不止一次地在皇上面前中傷袁盎
- 02-08
- 智退銀燭
- 明朝天順年間,河南布政使豐慶為官清廉,經常到下面的各個州縣走訪,調查百姓生計,看看地方官員是不是稱職。
- 02-08
- 老狐貍哲理故事
- 狐貍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于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
- 02-08
- 雨本無聲
- 一個雨天,小沙彌問老和尚:“師父,好些人的生活都磕磕絆絆,一點也不順利,我想著就難過啊。”
- 02-08
- 縣令巧拆遷
- 清朝康熙年間,鄴城縣令奉旨修堤,動員堤邊百姓搬遷。告示一出,飽受水患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只有一戶做豆腐的不僅不喜,反而當起了釘
- 02-06
- 蜣狼技窮,吃屎逞能
- 翠鳥說:“無論是空中賽飛,地上賽跑,水中賽游,還是其它,我樣樣都比你優秀,你說我們怎么比吧?”
-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