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的鼬鼠
內蒙古草原上有一種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覓著食物,并將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里。據統計,一只鼬鼠一生要儲存20多個“糧倉”,足夠十幾只鼬鼠畢生享用。
然而,誰也想不到,堪稱“富豪”的鼬鼠最終結束生命的原因,既不是老死,也不是病死,而是餓死!
鼬鼠晚年走不動的時候,就會躲進自己的“糧倉”里享用儲備的“勞動果實”,但,它們必須經常啃咬硬物以磨短兩顆門牙,否則就會因門牙無限生長而難以進食。可怕的是,它們的“糧倉”里并沒有儲存硬物,以致因無硬物磨牙而使門牙不斷生長,越長越長的門牙終致鼬鼠無法進食,最后餓死在糧堆上。
鼬鼠一生忙著尋覓、儲存食物,不可謂不勤快;它們知道將尋覓到的食物分散儲存在多個洞穴,不可謂不聰明。最終將其送上“死路”的,是它們貪婪的本性。貪欲,使它們眼里只看見食物,而看不見用于磨牙的石子等硬物。如果每一個洞穴,在儲存食物的同時,也準備一兩件磨牙的“工具”,那么它們怎會守著眾多“糧倉”而被活活餓死呢?
鼬鼠看不到食物以外的東西,看不到隱患,看不到明天與未來,忘記了自己致命的門牙,這就是短視帶來的代價。所謂“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眼界決定未來,唯有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才能規避風險,走得更遠。
時間:2022-10-0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短視的鼬鼠
- 內蒙古草原上有一種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覓著食物,并將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里。
- 10-05
- 楚莊王葬馬
- 最心愛的馬因營養過剩,肥胖而死,悲痛萬分的楚莊王打算以大夫之禮來埋葬自己的愛馬。
- 10-05
- 禪道人生的哲理故事
- 一位高僧即將涅槃,他的一位得意弟子跪拜在高僧面前問道:“師父,您離開我后,我應該怎樣活呢?”
- 10-05
- 敬畏
- 公元314年,前趙帝國的征東大將軍石勒攻破了幽州州城薊縣,他大開殺戒,不僅處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而且將幽州的一萬降兵全部屠殺
- 10-05
- 慎始
- 明朝督察院長官王廷相,在一次接見新任御史張瀚時說:“我昨天乘轎遇雨,有個穿新鞋的轎夫,開始他小心地循著干凈的地方落腳,生怕弄臟
- 10-05
- 賞賜仇人的處世智慧
- 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太祖皇帝,當年,他統一女真各部時,歷盡了千辛萬苦。
- 10-05
- 經驗失算
- 秀才找到大師,告訴大師他一直在販賣布匹,去年在鄰縣又開設了一個店面,售賣的布料質地很好,門面也在縣里繁華地段
- 10-05
- 金壺里的格言
- 晏嬰是我國春秋時的政治家,齊國三朝卿相。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勇義篤禮。
-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