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道人生的哲理故事
高僧與弟子
一位高僧即將涅槃,他的一位得意弟子跪拜在高僧面前問道:“師父,您離開我后,我應該怎樣活呢?”
高僧反問道:“你跟隨我修行求道,為誰活呢?”
弟子回答道:“師父,我跟隨您修行求道,首先為自己活,然后為他人活,爾后為眾生而活。”
高僧說道:“你不是明白了嗎?”
弟子困惑道:“師父,我不明白你這話的意思。”
高僧說道:“為自己活,一直地活在自己的夢中;為他人活,一生地活在他人的腦中;為眾生而活,永恒地活在眾生的心中。”
高僧說完這番話便安息了。弟子跪拜在地,凝望著高僧的形體,崇敬不已。
古往今來,蕓蕓眾生,造就的人生往往也是如此——為自己活,一直地活在自己的夢中;為他人活,一生地活在他人的腦中;為眾生而活,永恒地活在眾生的心中。
小沙彌與老和尚
有一次,一個小沙彌向一位老和尚請教道:“師父,怎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呢?”
老和尚回答道:“努力修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量。”
小沙彌說道:“師父,您這是說,一個人只要具有大的心量,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嗎?”
老和尚搖頭道:“并非如此。”
小沙彌困惑不已道:“這是為什么呢?”
老和尚說道:“一個人只有不斷地修行,努力擴大拓寬自己的心量,讓自己具有足夠大的心量,才會努力去積累與之相當的能量。如果心量不大,即使有機會積累能量,也不會放在心上。比如讀書就是積累能量,心無大志者,看見書就會犯暈,哪還會對這種能量引起重視?在心量和能量之間,心量是基礎。一個人只有具備足夠大的心量,才具有足夠大的能量;他不去運用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去惠澤天下、造福眾生,也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
小沙彌恍然大悟道:“師父,您是說,努力修行,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努力踐行,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
老和尚說道:“是呀!凡事心想事成,修行修煉是基礎,行道做到是途徑。”
努力修行,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努力踐行,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心量與能量,實現自己人生最大的價值。
時間:2022-10-0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禪道人生的哲理故事
- 一位高僧即將涅槃,他的一位得意弟子跪拜在高僧面前問道:“師父,您離開我后,我應該怎樣活呢?”
- 10-05
- 敬畏
- 公元314年,前趙帝國的征東大將軍石勒攻破了幽州州城薊縣,他大開殺戒,不僅處死了一心想做皇帝的王浚,而且將幽州的一萬降兵全部屠殺
- 10-05
- 慎始
- 明朝督察院長官王廷相,在一次接見新任御史張瀚時說:“我昨天乘轎遇雨,有個穿新鞋的轎夫,開始他小心地循著干凈的地方落腳,生怕弄臟
- 10-05
- 賞賜仇人的處世智慧
- 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太祖皇帝,當年,他統一女真各部時,歷盡了千辛萬苦。
- 10-05
- 經驗失算
- 秀才找到大師,告訴大師他一直在販賣布匹,去年在鄰縣又開設了一個店面,售賣的布料質地很好,門面也在縣里繁華地段
- 10-05
- 金壺里的格言
- 晏嬰是我國春秋時的政治家,齊國三朝卿相。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勇義篤禮。
- 10-05
- 一支自毀的溫度計
- 一支溫度計,氣溫一上升,它里面的水銀也隨之上升;氣溫一下降,它里面的水銀也隨之下降。
- 10-05
- 利己首先要不損人
- 《閱微草堂筆記》里有這么一個故事: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任南新倉監督時,倉庫的后墻無故倒塌了。
-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