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滿哲學
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孫弘被國士舉薦入京。當時鄒長倩送給他一個撲滿,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積而不散”的危險。
其實鄒長倩所提出的“撲滿哲學”,不僅是提醒公孫弘一人,而且要提醒每一個人:當我們只知道進而不知道退,只知道積聚而不知道散施,只知道不足而不知道知足,那么這幕擊破撲滿的悲劇,遲早會上演。
元代詩人艾性夫曾有撲滿詩道:“區區小器安足憐,黃金塞塢臍亦然!”像董卓一樣,造了個萬歲塢,藏了黃金無數,結果被人殺死后,肚子上的脂肪也被當作燈油去點火了。這詩譏笑那撲滿小器,也嘲諷了多少貪婪的人!
時間:2022-09-07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撲滿哲學
- 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孫弘被國士舉薦入京。當時鄒長倩送給他一個撲滿,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積而不散”的危險。
- 09-07
- 一杯羊羹
-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有個叫羊斟的人,是宋軍主帥華元所坐戰車的車夫。
- 09-07
- 籠中之鳥
- 它渴望飛出牢籠卻無法飛離,便踡縮在漂亮的單杠上,蹲成一種飛狀,默默想著心事,想著在綠色的林海歌唱的使命,抱著最后的希望等盼奇跡
- 09-06
- 你自己選擇
-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問薩特:“我有個困惑已久的問題,我想參軍,為國效力,但是,家中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需要我照顧……怎么
- 09-06
- 苦難的作用
- 見弟子們一臉疑惑,大師解釋:“在一大片荒涼的土地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樹,樹枝已經逐漸枯萎,一只鳥兒一直住在這棵樹上。
- 09-06
- 兩段樹根
- 有兩段樹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成了猴。
- 09-06
- 公正的篩子
- 自然界中的蝸牛是只小可憐蟲,天生又長著一副肥美多汁的軀體,招來的天敵多如牛毛,幾乎到了誰見誰滅的地步。
- 09-06
- 說謊的珍珠鳥
- 冬天到了,林子里的食物越來越少。有一群鳥找到了一棵長著少量綠葉和果實的樹,其中有一只珍珠鳥,擔心果實被同伴們吃光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