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羊羹
《左傳》中記載著一個羊斟慚羹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有個叫羊斟的人,是宋軍主帥華元所坐戰車的車夫。大戰之前,華元為了鼓舞士氣,熬了不少的羊羹給部下吃,可是偏偏羊斟沒有分到。華元因為軍務繁忙,也沒有顧及到此事。
羊斟見身邊的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禁怒火中燒:“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跟著統帥好處多,可我為什么這么倒霉!這不是誠心作踐我嗎?有仇不報非君子!等著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吧!”
第二天,華元乘著羊斟駕的戰車出征。宋鄭兩軍相遇,雙方擺開陣勢,互相廝殺起來。就在兩軍激戰之時,羊斟猛甩馬鞭,駕著戰車風馳電掣般向鄭軍的營地駛去。車上的華元大驚,喊道:“你暈頭了嗎?這是去哪兒啊?那邊是敵營啊!”羊斟回過頭答道:“昨天給不給一杯羊羹吃,由你說了算。今天戰車往哪里駕,由我說了算。我就要把你作為俘虜,交給鄭軍。”結果華元被俘,宋軍大敗。
羊斟的這件事,被史學家作為以私害公的典型寫入史冊。因為他把一杯羊羹看得比國家還重要,所以遺臭萬年。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以其私憾,敗國殄民。”
羊斟慚羹的故事已經過去兩千多年了,但今人依然可以從不同角度品味它們的啟示:少分了一杯羊羹,得罪了一個小人;得罪了一個小人,引發了一次背叛;引發了一次背叛,輸掉了一場戰爭;輸掉了一場戰爭,亡掉了一個國家。
時間:2022-09-07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一杯羊羹
-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公元前607年,鄭國攻打宋國。有個叫羊斟的人,是宋軍主帥華元所坐戰車的車夫。
- 09-07
- 籠中之鳥
- 它渴望飛出牢籠卻無法飛離,便踡縮在漂亮的單杠上,蹲成一種飛狀,默默想著心事,想著在綠色的林海歌唱的使命,抱著最后的希望等盼奇跡
- 09-06
- 你自己選擇
-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問薩特:“我有個困惑已久的問題,我想參軍,為國效力,但是,家中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需要我照顧……怎么
- 09-06
- 苦難的作用
- 見弟子們一臉疑惑,大師解釋:“在一大片荒涼的土地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樹,樹枝已經逐漸枯萎,一只鳥兒一直住在這棵樹上。
- 09-06
- 兩段樹根
- 有兩段樹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成了猴。
- 09-06
- 公正的篩子
- 自然界中的蝸牛是只小可憐蟲,天生又長著一副肥美多汁的軀體,招來的天敵多如牛毛,幾乎到了誰見誰滅的地步。
- 09-06
- 說謊的珍珠鳥
- 冬天到了,林子里的食物越來越少。有一群鳥找到了一棵長著少量綠葉和果實的樹,其中有一只珍珠鳥,擔心果實被同伴們吃光
- 09-06
- 鐵匠請教孔子
- 春秋時期,楚國都城里有一個鐵匠,他的手藝精湛,無論打造兵器,還是制做農具,都供不應求。
-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