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 一生情懷
今年暑假我當上了24級的班助,滿懷著熱情與期待,想象著即將和一群朝氣蓬勃,懷揣夢想的新同學相遇相識。暑假為了迎接新同學的到來,有著看不完的群消息,收不完的表格。開學后,每天過著早6晚9的生活,也算是體驗了一下當班主任的感覺,雖然這有可能只是教師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但還是感到疲憊與辛苦。
可有這樣一位白發蒼蒼,佝僂著的老人仍然顫抖著雙腳用拳抵著講桌堅持上課。他叫葉連平,是一位今年96歲高齡的鄉村教師。是什么樣的情懷讓葉老師依然堅持在三尺講臺之上,我帶著疑惑,走進他40多年的鄉村教育之路。1991年葉連平從教師崗位上退休,當他把教具交還到教導處的那天,63歲的他趴在桌子上哭得像個孩子,他舍不得。隨后多年葉老師輾轉于各個學校當起了代課老師,在此期間他發現當地的留守兒童在課外無人輔導學習,深知學好知識能夠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的葉老師,在自己的家里義務為學生輔導功課,在講臺上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而這一輔導就是20多年。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三十多平米的房子不僅成為了學生的第二個教室,也成為了學生第二個家,離家遠或者家里有困難的孩子都可以在他家里免費吃住,有一個學生在葉老師家里一住就是三年,后來他考上大學,葉老師更是親自送她到學校,還替他事無巨細安排妥當。返程時葉老師錯過了末班車,但他舍不得花錢住旅社,便硬是在橋洞底下扛了一夜。
可就是這樣一個對自己舍不得的人,對學生什么都舍得,他舍不得對自己花錢,寧愿騎車去幾公里外的鎮上買便宜菜,卻舍得自掏腰包為學生們買資料,印試卷,舍不得為自己買礦泉水,卻舍得為困難的孩子們買筆記本電腦,他舍不得扔掉一件縫縫補補穿了六十多年的衣裳,卻舍得一下子拿出1萬塊錢資助孩子們上學。我們不知道他還會為孩子們再去舍得什么,但我們卻知道他對他的講臺有多么不舍。有一次葉老師被撞傷了腰椎,在術后靜養要100天的情況下,倔強的葉老師卻在術后第四天就離開了醫院重返講臺,此時他正用盡全力跟時間賽跑。葉老師在摯愛的三尺講臺,用盡一生情懷,盡情播撒真愛。他先后輔導了1000多名鄉村兒童,為鄉村教育默默奉獻了40多年。我想陶行知先生 “愛滿天下”的情懷在葉老師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舍不得離開講臺,舍不得離開學生的葉老師,他的背越來越彎,但他通過教書育人讓一個個山里的孩子們挺起了脊梁,他的路越走越慢,卻讓他教過的孩子們能夠奔跑在新時代美好的明天。
此時此刻同樣奔跑在新時代的我渾身充滿了力量。教育之路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望著那束光,步伐堅定地走向前方。
作者:宋寧馨 解帝辰 吳量 張楚儀 王子龍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