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都很平凡,只有一些平凡的才能,和平凡的愛。但我們卻可以從平凡中綻放,正如《平凡的世界》里所提到的“最平凡的事也能體現一個人人格的偉大”。平凡和偉大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位于天平兩端。在廣闊天地間,無數人雖過著平凡人生,卻用自己的善意、曠達與熱愛,將生活染成了最動人的模樣。
在 《繁花》這部電視劇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爺叔,這位從歲月長河中走過來的老人,只用一個眼神,就能將觀眾帶入唏噓、慨嘆與山河蒼茫的情境。他的亮相、神態、舉動,無一不貼合角色。爺叔的飾演者游本昌年逾九十,他仍是志在千里的老驥,并不因老而廢去一生志業。他的時代,一直都在。
11歲登臺,40年里演79個配角,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游本昌先生跑了30年龍套,直到52歲才有機會出演“濟公”一角。為了精準還原濟公這個角色,52歲的游本昌下足了工夫,每天只睡4個小時,對于每一條表演要求至臻完美。劇中有一場載入北京電影學院教材的教科書級表演,他大口嚼著雞腿,吃的酣暢淋漓,大快朵頤,表現出極為痛快的吃相。但是你絕對想不到,當時拍攝的時候是夏天,高溫39度,雞腿早已經發著惡臭了,導演沒有喊停,他就一直吃,直到演完,才一邊跑,一邊大口地吐了起來。劇中游本昌有一個經典的眼神,當時濟公的家被燒掉了,游本昌在一張臉上演出了半哭半笑,哭的是人間的不舍,笑的是佛家的放下,不見淚痕,半生滄桑。為了這個表情,游本昌在鏡子前堅持練習了整整三個月,直到當他拿起扇子時,那些長時間練習形成的肌肉記憶自然而然地被喚醒。
在這燈紅酒綠、喧囂浮躁的世界,游本昌先生始終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在他看來,有小演員,但是沒有小角色。他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仔細揣摩每一個細節,執著堅守著他對演藝事業的初心與熱愛。如今,在黑暗中踽踽獨行、堅持向前的他,終在耄耋之年成為終身成就藝術家。他的故事是傳奇的,更是激勵人心的,他用一生的信仰,詮釋了為藝術奉獻的青春。
回首游本昌先生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我們會感慨,他真正做到了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平凡與偉大之間的距離從不遙遠,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也是成就了一件偉大的事。或許,每一個微小的事物之中都蘊藏著巨大能量,而每一個平凡的生命,也都擁有著不平凡的內在與靈魂。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或許只是平凡的個體,但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我們的奮斗業績必將匯聚為推動國家繁榮進步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