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穗語
華夏置天眼于蒼穹,名曰北斗,可觀水陸山川村舍于網器,可學舌各式人物導航于萬民。吾素愛之,偶得匡廬東南觀音橋旁存一小道,標注至含鄱口下。
某國慶假,攜父與子驅車,游觀音橋。橋體拱立,就地取石,榫卯以扣,千年不朽,既入工匠史焉。橋下奇石巨卵,水清瀑白,綠樹映潭,色影怡人,有小三峽之名。蔣氏嘗居此,手植夫妻樹,今已為參天之木矣。
已而駕車,沿路盤旋至太乙,路斷處乃一砼地,因駐車尋道,冀夜宿牯嶺,翌日返途。未料山勢陡峭,荊木橫生,后誤入松竹林中,見一野墅,石墻殘瓦,漏門破窗,墅體設計,富貴之氣尚存,楣左鑲有石板,上刻室名室主:國軍秘首陳誠者也。須臾,頗覺林陰木寒,且餐不就點,不得已無功而返。
自此心有戚戚,每念故地重游。
一日友聚,談論及此。或為驢友,熟稔匡廬野道,數隨驢團攀越廬山,敘介太乙小道及將軍村別墅群等,語若懸河,滔滔不已。視其閱歷,輒見己之短淺,未知者浩如瀚海也!遂相約周末,一行數人,復驅二車,一路歡歌笑語,且伴軼事葷言,晨早時分,便至景區大門。又因山路擴建施工,橫桿阻道,僅限本地工民車輛進出,只得掃碼付費,駐車民宿庭前。諸友中現怨言,吾以桂林曲相慰,有閑無錢,有錢無閑,得此而失彼者乃一生常態,眾釋然。驢兄以利說看守未果,引諸友步行至村落,入戶尋車,雇得一主,要價數百,送接太乙,遂得成行。
太乙村右行百十步,既見山道,石磊碉樓,苔蔓被身,當年將軍已去,守護隱入煙塵。下置石門,可供單人過往。石路蜿蜒,穿林避險,直達許愿池。池中石舊水枯,側石刻“緣”,赤字如人巨,諸友調笑,舊具新緣,或為吾輩知命人而設乎?
既至植物園,小憩路緣石座,靜而思之: 昔者盲目探路,半途折返,今有驢兄引導,一路通達,此二者較,足見前人引薦提攜之貴矣!園內草木萬千,游人如織,熙來攘往,時有美婦或坐或倚,各扮手勢,留攝倩影。當是時,藍天白云,奇峰峭壁,蒼松翠柏,杉黃楓赤,秋醉山林,怎一個美字了得。吾私念之: 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暖風熏得游人醉等諸語,亦如繪今日之勝景也。又念若偉人尚在,再赴廬山,見此情景,當嘆晚年題詞,業未就,鬢已秋,江山誰靠守,是否多慮之問哉?
或言,客中多銀發,少青壯,有婦孺,無勞工,吾觀其象論其理,諸友皆謂客之錦衣而玉食者也,正所謂"遍地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自古之理是也。然吾之衷內,方愧思家君,其年逾七旬,體力尚存,屢隨吾攀龍虎、井岡、皖、黃諸山,且強求自食其力,今因許人工事而未隨行,實其子之汗顏也。以己及人,縱覽天下,多少似吾家君者,畢生勞苦牧于人,偉人居安思危之問,誠為多慮者乎,吾恐非也。孔子云,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而今猶然可作鑒正之語也。
蘆林群山,腰纏野道,以步置石,繞湖遠行。凡此捷徑者,客有九不知。驢兄引眾友如履自家村院,走停指點江山,沿蘆林山道步行至牯嶺飯莊,眾身乏體饑,小酌楊梅酒,不擇他家食。午后游走電影院、美廬、會議舊址、蘆林壩等,日西自含鄱口下,車主待接,一程朝發夕回,好不快哉!
是夜,醒而脛腓疼酸,難再成寐,回首晝時之所見所聞所思所言,情如兒時稻田拾穗,因擬題作文,聊以留痕平生,貽笑諸君爾爾。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低站臺,你要低到什么時候
- 大概是2009年,我經常在江南的大地上走動旅游,我開始發現浙江地區的一些縣級火車站特別氣派高大
- 12-07
- 我分享,我快樂
- 對于醫學,我雖然學過三年醫,但是我不能說是自己是一個真正的醫生,甚至有時候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學過醫
- 12-07
- 牯嶺穗語
- 華夏置天眼于蒼穹,名曰北斗,可觀水陸山川村舍于網器,可學舌各式人物導航于萬民。
- 12-07
- 我們追求什么
- 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內心中的那份不焦噪的安詳的心理與精神,在這安詳的世界,在面對現實生活時失去那份應該有的考慮
- 12-07
- 什么樣的力量?
- 他是一位耄耋老人,退休前曾是一名初中物理老師,喜歡音律,老伴前幾年去世了,現在和兒子住在一起。
- 12-07
- 每日繼續美好生活
- 你似乎總是搖擺不定,想要又不敢要想,做又不敢做。無論想要什么,下定決心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12-07
- 人生苦短
- 年華逝去了青春,流水洗凈了年華,即使看似永恒的生命,也會流光溢彩,洗凈鉛華,卸下戎裝,走向暮年,在一個安靜的午后老去
-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