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程雅麗)“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發展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為此,
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三下鄉營隊深入贛北以軟件專長服務當地百姓,用悉心話語啟蒙當地孩提,在實踐中學習貫徹“實干為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月29日,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三下鄉服務團抵達
上饒市余干縣瑞洪鎮前山村后立即前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前山村文明實踐員張晶晶開展對接工作。前山村文明實踐員為服務團介紹當地情況:前山村歷史悠遠,但是由于經濟發展落后,目前前山村居民中多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希望服務團能夠創新活動形式,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活動,充分調動當地村民的積極性。為此,服務團當即與文明實踐員以“如何讓活動更精彩、讓村民更開心”為主題開展詳細的話題討論活動,為本次社會實踐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團結一致做清潔,掃除的是灰塵,帶來的是煙火氣對接工作結束后,服務團跟隨文明實踐員張晶晶的腳步來到頤養之家。打開門,撲面而來的是因經久不用而產生的灰塵氣,服務團成員們隨即擼起袖子、拿起掃把抹布,對頤養之家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活動,將其表面和死角的污垢一網打盡,讓頤養之家煥發生機。并且,頤養之家也將作為本次實踐活動中服務團的營養供給站,后續三天的餐飯都將由服務團成員親手做出,為頤養之家帶來濃濃的煙火氣。
走進種養殖基地,傾聽強農旋律習總書記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說到:“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于是,“碼上實踐”暑期三下鄉服務團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走進余干縣幫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考察當地現代化種養殖基地的生產體系與與經營結構,感受現代科技給農業發展帶來的生機與活力。
牢記強農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碼上實踐”暑期三下鄉服務團作為青年人組成的隊伍,深知只有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實事求是、怎么去聯系群眾,勇于扛起時代重任,不負韶華不負使命,用青春譜寫強農新華章。

圖為“碼上實踐”暑期三下鄉營隊出發時合影留念。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程雅麗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