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故事
姐妹3個,最大的14歲,最小的才7歲。在一次車禍中,她們的父母不幸喪生,只剩下身體有病的爺爺帶著3個孫女一起生活。這年夏天,姐姐考上了縣里的重點初中,卻無錢就讀。這件事在當地一家報紙上披露后,女孩兒收到了500元錢的捐款。除去學費,還富余出200元做生活費。
時間一晃就是6個月。要過春節了。姐姐回到家里過年。爺爺告訴她,你的兩個妹妹沒錢上學了。姐姐猶疑了一下,從兜里掏出一張百元鈔票,遞到爺爺手中。爺爺問:“學校免你的費用了?”孫女搖頭。“那你是從哪里來的這100元錢?”“就是人家捐的那些錢中剩的。”也就是說,這個女孩子,半年的生活費只用掉了100元。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捐款的那個人是我的一個朋友;這年年底,他應報社的要求,對受助者進行回訪親眼目睹了這一幕。
半年,100元。一個月平均16元錢,每天就是5毛錢,一天3頓飯,一頓飯…
我的朋友無論怎么算,也算不出這些錢是怎樣維持了這個孩子半年的生活。
那么多城里人在一擲千金。但是,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個未成年的孩子卻在以我們想像不出的方式計算著自己的生活。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真實的故事
- 姐妹3個,最大的14歲,最小的才7歲。在一次車禍中,她們的父母不幸喪生,只剩下身體有病的爺爺帶著3個孫女一起生活。
- 03-11
- 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
-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后來,許多日本人到這里觀光旅游,據說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誠信。
- 03-11
- 路燈下的守望
- 初入大學的林曉獨來獨往,常泡圖書館。一次傍晚,她被路燈下蘇然悠揚的吉他聲吸引。此后二人熟悉起來,分享生活與夢想,還一起創作
- 03-05
- 《最后的禮物》
- 小鎮的盡頭,有一家破舊的小店,店主是一位年邁的老人,名叫喬治。喬治的店沒有招牌,也沒有特別的商品,但小鎮的居民都知道,這里有他
- 03-01
- 《最后的信》
- 艾米麗坐在窗前,手中拿著一封泛黃的信,眼神迷離。這封信是她父親留下的,他在十年前去世,而她直到最近才在閣樓的舊箱子里發現了它。
-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