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
天空灰蒙蒙的,窗外是連綿望不到邊際的礦山,三三兩兩的礦工結伴走著。窗內老梁正換上黑漆漆的衣服,手忙腳亂中摸索著安全帽。
一陣敲門聲砸來,“梁叔,快點咯!該下礦了!”,是村里的年輕人小江。
“來了來了!”老梁推開門,兩人一路小跑,遠方是巨大的煙囪,噴出的煙混雜在空氣中,包裹著村里的山山水水。
村民們都說,這礦山是“金山”。老老少少,凡是身體健壯的,都想下礦,一個月掙上一、兩千不成問題。老梁自從在這礦里找到工作,雖說苦了點、累了點,但家里條件比原來好了不少,攢一攢還能供兒子出去上大學呢。每每想到這,老梁在干活時都美滋滋的。
在黑暗中忙碌了一天,礦工們終于從井口出來了。遠遠望去,一片黑黢黢的人,只能看到眼睛和時不時展露的滿口白牙。老梁就在這中間,但他卻不像周圍放工的工友們那樣輕松。老梁的嗓子在作痛,這是老毛病了,但自從得到了下礦的工作后,這毛病發作得越來越頻繁。兒子提醒過老梁:“這是污染太嚴重造成的,空氣都不新鮮。爸你別去礦里了,那里灰塵更多!”老梁眉頭緊緊皺著,擰巴得臉上皺紋又多了一些,顯得愈發滄桑。兒子講的道理他也懂,但是他也是想讓家里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己這點病能忍就忍吧。
月上樹梢,村莊里時而有犬吠聲擾這一片靜寂,村委的會議室燈火通明。
第二天,小江又早早地敲著老梁家的門,只是這次好像更急,更慌。
“來咯來咯。”老梁起的比昨天早,“我這才剛收拾好你就來了。”
“梁叔,有大事兒!礦山快要關了!”小江滿頭是汗,明顯是跑過來的。
果然,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村子。在村支書開會宣布證實后,一時間村里像炸開了鍋。“這丟工作了怎么辦呀!”“不賣石頭還能賣啥?”“關了也好,這天天空氣污染得厲害”......
老梁坐在家門口的臺階上,眼前是灰色的景色。不知是因為那山真的是灰色,還是因為他眼里渾濁。沒了工作,老梁鼻頭酸酸的,猛吸一口氣,卻又咳嗽起來。靜靜地坐著才覺得震撼,眼前整個村的山大都被炸過開礦了,黑灰色如藤蔓一般蜿蜒,像猙獰的傷疤。
“爸,沒事的。這礦山對環境破壞這么大,也不是一條能一直走下去的路。你和我媽廚藝都那么好,可以開個農家樂呀!”兒子看到了有些垂頭喪氣的老梁,從里屋走出來安慰著。
老梁佝僂的背微微動著,仿佛有所動心。
“真的,爸。現在政策好了,錢不夠可以貸款。而且我是真的擔心您的身體......”
老梁是個說干就干的人,為了養家他不想耽誤時間。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四處借錢,又從當地銀行貸出二十萬的貸款,果真在村里開起了農家樂。
自從關停礦山后,村委又開了幾次會,作出了重大決定,村子要開展“旅游業”。日新月異,村里的礦坑一點一點地被復墾復綠,竹林樹木又被重新種植。村子將全村數百畝農田和數千畝山林進行統一流轉和管理,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
山秀、水清,自然也就會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老梁的生意一點一滴發展,到現在已經初具規模,小有紅火了。
“老梁,你們這景美,菜還美味,以后真想在這養老!”
“你要是十幾年前來這旅游,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呢!還好這環境及時治理,腰包比以前還鼓哈哈哈......”
每天依舊很忙碌,但是村民們洋溢的笑容變多了。老梁的咳嗽也好多了,他漸漸習慣在自家臺階上看風景,看綠水青山,看金山銀山。
時間:2022-09-09 作者:李方 來源:李方 關注:
- 老梁
- 天空灰蒙蒙的,窗外是連綿望不到邊際的礦山,三三兩兩的礦工結伴走著。窗內老梁正換上黑漆漆的衣服,手忙腳亂中摸索著安全帽。
- 09-09
- 改變
- 那是一個春日的正午,小張坐在余村北邊的咖啡館,看著眼前的余村,他陷入了沉思:自己本不是余村村民,只是在老鄉泓哥的介紹下來到余
- 09-09
- 躬行
- 惱人的陽光透過云層,炙烤著嶄新的柏油馬路和往來的旅人。沒有一絲風,好像每位游客都被困在碩大的烤箱之中。
- 09-09
- 云有云的路
- 小說根據“三下鄉”社會實踐真實事件改編,體現鄉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態和精神需求。
- 09-01
- 到世界去
- 安徽當地農村的少年在留守的時光里悄然成長
-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