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湛江科技學院中醫藥學院蓯蓉韻典實踐團充分發揮中醫藥學院護理學專業的優勢,聯合高明區天明診所門診部,為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文典村村民提供免費血壓、血糖測量、中醫推拿等服務,將專業醫療服務與中醫藥文化知識送到村民身邊。在三下鄉的熱土上,他們以 “專業診療破健康難題,創新助農拓致富路徑” 為核心,打出一套醫農融合的組合拳,用青春奉獻詮釋新時代醫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樹蔭下的岐黃溫度:專業診療叩響健康智能
活動前,實踐團成員們化身 “專業服務播種者”,手持廣播,沿村道循環播報,將 “免費血壓、血糖檢測(護理學核心技能)、中醫推拿(中醫康復技能)” 等服務內容,以精準、易懂的語言傳遞至村民耳中——每一句宣傳,都源自對專業領域的深刻理解,更藏著“讓知識惠及鄉鄰”的樸素心愿。
活動期間,蓯蓉韻典實踐團累計為60余名村民提供診療服務,發放健康宣傳資料100余份。明城鎮文典村村民表示:“這樣的義診活動非常實用,不僅解決了日常健康困擾,還學到了很多中醫養生知識。”這不僅是服務數量的累積,更是“醫學知識下鄉”的生動實踐。
此次義診活動將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切實提升了村民健康管理意識,也展現了青年學子服務鄉村、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責任擔當。
面對頸肩疼痛患者,成員們學以致用,憑借中醫藥專業的經絡學說,結合肩頸推拿技能,對癥施用“撥筋通絡”“掌根揉推”等技法;同時,以護理學的健康宣教邏輯,手把手教村民“穴位點按保健法”,讓“治未病”理念扎根鄉土。從診室到農戶家中,從專業治療到健康科普,每一步都彰顯 “把專業做細,把關懷做深” 的初心。
屏幕里的稻浪回響:跨界助農激活鄉土經濟
下午,成員們化身 “農產推介官”,將文典村富硒稻米搬上云端:鏡頭前,實踐團成員們手持稻穗時,緊扣“天然富硒”特性,以醫學檢測思維解讀營養富集優勢;描述口感時,呼應“健康飲食”需求,用“入口軟糯、回甘悠長”連接醫學與農學跨界價值;直播后臺,成員們延續護理學的嚴謹性,高效處理訂單、秒回彈幕,讓助農鏈路流暢運轉——這份“跨界專業感”,源自校園培養的綜合素養。
最終,這場鄉土氣與專業度交融的直播,千余人圍觀、20單成交——雖非醫學領域,卻以“專業思維 + 全情奉獻”,為農產品打開上行通道,讓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中拓寬邊界,讓文典村富硒稻米搭載數字經濟浪潮遠銷四方。
醫農雙軌上的青春答卷:專業賦能篆刻振興新篇
從“專業診療”的精準服務,到“跨域助農”的創新突破,“蓯蓉韻典”實踐團的三下鄉之行,既讓中醫藥、護理學知識扎根鄉土,更以無私奉獻詮釋“醫學生的鄉村擔當”。他們用行動證明:青春的奉獻,因專業而更具力量;鄉村振興,因青春而更富希望。這份“專業 + 奉獻”的火種,正以三下鄉為起點,在更多鄉土燃燒發光。
后記:本次義診特別感謝佛山市高明區天明百姓綜合門診部以專業醫療力量深度賦能此次行動:門診醫生林勝平等全程帶教,從診療規范到推拿手法的細節把控傾囊相授,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精準落地;同時提供臨床經驗支撐與專業設備支持,使“免費血壓血糖檢測、中醫理療服務”更具權威性與實用性。這場“醫校協作”,既為鄉村健康守護注入合力,更成為大學生專業成長的生動課堂——社會力量的并肩同行,讓三下鄉的青春實踐愈發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