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學生遇上中秋詩詞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9月17日19:00,“中秋詩會友,月圓人團圓”中外學生漢文化交流暨第27屆全國推普周活動在思學樓A109開展。中外學生用筆墨交鋒,以詩意會友,讓靈感在月光下閃閃發亮,跨越國際的“對話”點亮了中秋之夜。
01詩頌華夏,道出文化交流之美
中外學生共同觀看中外學生制作的視頻,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傳說、習俗和美食等相關內容。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吳剛伐桂的堅韌精神、中秋賞月的溫馨習俗及各式各樣的月餅和美食,都讓人陶醉其中。
隨后,藝術學院普繪推普團同學輪流上臺,用或激昂或溫婉的聲音,誦讀著流傳千古的佳句,分享著自己對詩詞的獨到見解。外國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盡管他們的中文可能不夠流利,但那份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與敬仰卻溢于言表。
02 揮毫寫意,書法寫意話傳承
在漢語分組學習環節中,國際學生從基本的筆畫到復雜的結構,慢慢學習,他們認真地模仿著老師的筆跡,一筆一劃地書寫著漢字,感受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猜燈謎環節進一步點燃活動氣氛。同學們競相猜測謎底,歡聲笑語不斷。他們時而手執謎面紙張,時而為解出謎底而手舞足蹈。在思索猜謎中,感受文字無窮樂趣,讓每一次猜想,都幻化成驚喜。
03 相思問月,同心和詩以歌
明月皎皎映詩意,雅音裊裊傳古韻。“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中外學生合唱經典歌曲《明月幾時有》,歌聲悠揚,情感真摯,把所有柔情敲碎在風里,裹上億萬年前的月光,送到人的心里,驀然回首人海相擁,唯美的月光下共話“千里共嬋娟”。
月盈九州,此情共留。此次“中秋詩會友,月圓人團圓”中外學生漢文化交流暨第27屆全國推普周活動,不僅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愿這份團圓的情誼如同中秋的明月一般,永遠照亮我們的心田,也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通訊員:魯明洋 趙成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