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號-6號,安徽業大學實踐人員為了學習,并體驗土木專業的基層工作工作項目,在安徽馬鞍山安徽瑞馬丸建建筑有限公司進行了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這次實踐活動是為了去了解和學習公司各個部門的運作原理和工作要求,從而增加實習經驗,為以后得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圖1 為基坑工程建筑工地 劉福壽 供圖
在此期間,我以一名實習生的身份,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進入安徽瑞馬丸建建筑有限公司各個部門進行實習工作。從進入建筑工地開始了一段神奇的實習之旅,讓我褪下了學生時代的稚嫩,讓我對土木工程專業有了更深刻的,更為直觀的認識,在不斷磨礪中實現自我的價值價值,促進自我的進化與蛻變。
首次進入建筑工地,我一眼便看到工人們在熱火朝天的工作著,即使已經到了嚴冬,工人們仍然汗如雨下,用自己辛勤的水來澆灌這片我為之奮斗一生的工地,工人階級依然是這樣可愛的一群人。指導老師在一旁孜孜不倦地跟隊員們講解著基坑工程的知識和在工作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當然,隊員也在目不轉睛的看著老師,屏住呼吸細細的聽著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里安徽工業大學實踐隊的隊員們看著工人們,就像看見了未來的自己,為了自己的未來去奮斗,為偉大的建筑事業付出一生,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就像一座巨大的機器,而每個人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零件,一絲不茍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去保證這座巨大的機器去完美而高效的運行。
圖2 工作人員在公司會議室為隊員講解相關知識
在瑞馬丸建的會議室,我有幸接觸到了軟件園項目的框架結構房建圖紙和深基坑 支護設計圖紙。這些圖紙不僅是后續實地參觀的參考資料,更是鞏固理論知識的重 要工具。通過工程師的詳細講解,我逐漸理解了框架結構的基本構成,包括梁、柱、 樓板等構件的布局原則,以及它們如何通過節點連接形成穩定的空間受力體系。
同時,我也對深基坑支護的設計思路有了初步認識,如支護樁的布置、錨桿的選用及注 漿工藝等。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圖紙內容,我還結合所學知識對圖紙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計算。通過對比實際工程中的數據和理論計算結果,我對圖紙中的設計參數和構造要求 有了更加準確的理解。這次圖紙學習不僅鞏固了我的理論知識,還提高了我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帶著對圖紙的初步理解,我滿懷期待地前往軟件園項目工地進行了實地參觀。在 施工現場,我親眼目睹了框架結構樓房的實體構造,包括柱網布置、梁板連接等細 節。這些在實際操作中展現出來的結構之美,讓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
同時,我也對深基坑支護的施工過程有了直觀的認識,從支護樁的施工、錨桿的安裝到 冠梁的澆筑,每一步都充滿了工程技術的智慧與匠心。 在實地參觀過程中,我還與現場施工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我分享了施工過 程中的經驗教訓和注意事項,讓我對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操作和細節處理有了更加全面 的了解。這次實地參觀不僅加深了隊員們對鋼結構施工實際操作的認識,也讓我對建筑工程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圖3 盈建科軟件中的建筑施工圖 劉福壽 供圖
在實習的最后階段,我參與了公司的一些內部培訓和交流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 我對BIM技術和鋼結構設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讓我有機會與行業內的專家進行面 對面的交流。通過這些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技術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如 BIM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鋼結構設計的綠色化趨勢等。這對于我未來的職 業發展和學習方向都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同時,我也利用這次實習的機會,對一些與鋼結構設計相關的規范進行了深入的 學習。這些規范不僅為我提供了設計過程中的依據和指導,也讓我更加明白了規范的 重要性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通過對比不同規范之間的差異和聯系,我對鋼結構 設計的整體框架和細節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此外,我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一些與BIM技術和鋼結構設計相關的書籍和論 文。這些文獻不僅讓我對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還啟發了我對一些前沿問題的 思考。通過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習過程中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我對BIM技術和鋼結構 設計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通過這次實習,我一致認為這是我寶貴的財富,堅定了我在土木事業發展的決心,明確了自己未來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我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將一次為起點,不斷努力的提升自己,去為今后的土木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在此建議所有的大學生應該要多多參與公司實習,參加實踐活動。當然在實習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除了必要的了解好公司和公司主營業務,還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樣才能更快地融入工作。在公司方面建議能夠提供實習生更多的實習和學習機會,讓實習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運作和行業規則。
通訊員:劉福壽
匯報日期:2025年一月24日